<!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據聞,這塊牌匾,還是先帝親手所題。
若是這一幕讓得其他人聽見,絕對又是一件震驚天下的事,因為世人皆知,七殺將軍因年少之時被人傷在臉上,傷口猙獰,從此之後皆是黑袍面具加身,見誰都不曾褪下,而先帝在時,還曾特許他見聖亦可不褪,而那傷他的刀上淬了毒,將七殺將軍原本清朗的聲音毀得只剩下嘶啞,因此七殺將軍面容猙獰,聲音嘶啞乃是世人皆知,但無論如何······七殺將軍都是一個男人。
此刻,這將軍府的門房,竟然稱一個女子為將軍?
名滿天下的七殺將軍顧照觀,乃是一個女子?況且她容貌美麗無比,哪有半點疤痕的跡象?
不得不說,若是趙君安知道自己看上的美人和將軍府有關,不知會不會更加暴怒。
可惜,他恐怕暫時是不會知道了。
第二日。
早朝之上,有臣子稟報,西方鹿洲半月之前曾掀起一番民亂,原因是鹿洲鎮守私吞民膏民脂,兼之欺壓百姓,導致鹿洲百姓民不聊生,因此有人揭竿而起,將這位鹿洲鎮守斬殺,只是每洲都有朝廷兵馬鎮守,因此這件事很快便被鎮壓下來。
西方鹿洲原是大鹿國的州城,後來被七殺將軍踏平,便併入大池國的領土,但距離大池的皇城路途遙遠,因此便設立了鎮守,統領一方,算得上是封疆卻不能是拜候,因為趙君安是絕對不會允許分封王侯,來割裂自己的土地。
也正是因為路途遙遠,所以直到今日,這訊息才傳入朝中,令趙君安大怒不已。
君王大怒,群臣自都跪伏而下,唯有一人,便是趙君安左手下的第一人,黑衣面具附身的七殺將軍顧照觀並未跪下,他只是微微低垂著頭。
顧照觀自先帝起,便有見君不跪的權利,這一點,還是當初的先帝所立下的規矩。
其實顧照觀這個將軍的身份,也並不是趙君安所封,而是先帝所封,並且先帝仙逝之前,曾經叮囑過趙君安,要他善待七殺將軍,因為七殺將軍實則是先帝為趙君安找的左臂右膀,只可惜當今聖上並未領悟到先帝的良苦用心,先帝逝世之後,他的性子無人約束,則更加變本加厲了,如今只有七殺將軍還能與他有幾分抗衡,因此,趙君安越發不喜七殺將軍。
在他看來,大池國有他便夠了,他的能力,足以為這個國家帶來一個盛世。
此刻,趙君安看著下首與眾朝臣之中獨獨站立的人,眼底掠過一絲隱藏得極深的陰霾,隨即他又將這絲陰霾消去,冷聲下令:“宣孤旨意,鹿洲鎮守林蕭默貪圖民利,欺壓百姓,罪大惡極,雖已死於動亂之中,但餘罪未消,施連坐之刑,誅其九族。”
站在他下首的顧照觀皺了皺眉,但並未出聲,而後趙君安又開口道:“鹿洲野民,膽敢犯孤之威嚴,亦是罪大惡極,所有參與動亂之人,皆誅九族。
此話一出,還跪下臺階之下的群臣都微微顫了顫身體,小心的望了望其他人,但無人敢站出來說話。
在趙君安的眼裡,鹿洲鎮守竟然膽敢貪圖民脂民膏,不尊他命令,顯然是沒有把他放在眼裡,誅其九族他都覺得太輕了。
而那些鹿洲的百姓,身為平民乃至賤民,竟然也敢挑釁他的威嚴,鎮守即便再貪婪無度,那也是他所分封,除了他之外,誰敢殺?可偏偏這些賤民卻做了,一樣的不可饒恕!
這是趙君安的想法,然而群臣自然有不一樣的想法。
鹿洲鎮守,誅其九族,雖然殘忍,可在這樣的時候,又是他自己作死,即便殘忍了些,也不會有人為他求情,可那些參與動亂之人······
除去領頭的那幾個之外,其餘之人,可都是鹿洲普通的百姓,況且也是被逼實在走投無路,這才不得不奮起反抗,若要斬殺,群臣也只得哀嘆其命運之悲,可株連九族之罪,委實太過了些,此次動亂的百姓極多,若是真的株連九族,那偌大的鹿洲,起碼要斬首一半多,這相當於屠了半個洲城,任是再大的怒氣,也不能如此做啊。
鹿洲歸於大池並不算久,百姓都還未安心,原本發生這樣的事情,就應該撫慰百姓,若是還斬首株連九族,恐怕無需等到人殺完的那一天,就會有新的百姓揭竿而起了。
趙君安有雄才偉略,只是······他太過於自我,認為君王,就該高高在上無人敢冒犯,甚至連勸誡的聲音都不能有,那便是對他的不敬。
群臣跪伏在地,有許多人面色焦急,可卻不敢做這個出頭鳥,只因這時出來說話,必定會血濺三尺,陛下的桌案之上,還放著他的佩劍呢,為的便是大怒之時,直接親自處置了。
思及至此,所有人漸漸將視線放到左則黑衣面具附身的男子身上。
若是還有人能阻止陛下這麼做,那邊非七殺將軍不可,不是因為君王能聽得見他說的話,只是因為······君王不得不聽罷了。
就在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在顧照觀身上的時候,他也沒讓群臣等太久。
微微思索,他便一步跨出,向君王拱手。
“陛下。”
喑啞有些粗糲的聲音在大殿之中響起,聲線彷彿被沙礫磨過一般,異常刺耳,然而音調卻很平穩。
七殺將軍抬起帶著面具的臉,直視君王,眼睛裡一片幽深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