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母已經從衛生間走出來了,她應該是聽到了剛剛李環山的話,她不屑一顧地說道:“你可拉倒吧,還我算的,就你那字值得我算嘛,再說了,我怎麼不知道王羲之啊,不就是寫《蘭亭集序》的那個王羲之嗎?誰不認識啊!”
“呦,媽,《蘭亭集序》你都懂啊?”李傑也意外地驚呼道。
“你們還真的以為我就是個街道大媽啊,我好歹也讀了個初中啊,不像你爸爸,大字不識幾個,還老是愛充文化人,當初要不是你爺爺把工作給他,我估計他連老婆都娶不到。”
“我說老婆子,你這話就說的過分了,事實我還不是娶了你這個街道大媽啊,”李母這麼說李環山,他也沒生氣,而是解釋道,“再說了,我也是讀了10年書的人啊,我怎麼就叫沒讀多少年書呢。”
“哦,是哦,你不說這事情我都忘記了,”李母邊切著西瓜邊笑著說道:“兒子,這事情你爸爸還真沒說錯,他確實讀了10年書。”
“那就是啊,你下回別老說我讀書少。”
“不是,我怎麼看你這樣子是對你讀了十年書,你還覺得很光榮啊?”李母笑著諷刺道,“就你爸啊,欸,他讀了十年書,在我們那個時代要算時間,那你爸是頭一份啊。”
“不過,他老人家這十年可有講究的啊,光一年級他就讀了3年,二年級又讀了兩年,三年級會繼續讀兩年,到第8年的時候終於小學畢業了,不過人家跟他一個年齡的初中都畢業了,我還老是跟他瞞著這事情,沒想到他還好意思說出來,我甚至嚴重懷疑他那個小學畢業證都是人家老師看著給你爸都跟自己一樣高了,不好意思了才發給你爸爸的。”
李母雖然話說得難聽,但是做事情卻不含糊,切好的西瓜馬上遞給了兩父子。
這李母雖然是戳到了李環山的痛處,但他也是笑嘻嘻地接過手裡的西瓜,一點沒有生氣的意思。
這就是這兩夫妻的相處之道,雖然李母和李父嘴上經常斗的狠,但是從來沒有仇。
或者這就是當愛情轉化為親情以後的那種“相愛相殺”的最好詮釋吧。
“是啊,你讀書厲害就行,老拿過去的事情說事幹嘛啊。”李環山接過西瓜還捧了一下李母。
“我也不行,但是我有自知之明的。”
李環山笑著解釋道:“那我不就是小時候沒好好讀書,才想補救補救嘛,你還不許人家後天努力啊。”
“沒說不讓你努力,但是,你是不是得矜持點啊,別老是到處炫耀啊。”
“我跟自己兒子炫耀怕什麼啊!”
“就是,媽,你就別說爸了,我覺得他這樣也挺好的,有自己的愛好充實生活,比陳叔叔那樣天天就知道打麻將強多了。”
“就是,你媽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家裡出了我這麼個文人,還不放掛鞭炮偷著樂,還在這裡老是挖苦我,我看啊,你媽她就是怕自己被我比下去,臉上掛不住。”
“你別說了,我都不好意思說你了,還文人呢,”李母說完又繼續抱怨道,“小杰,我跟你說,你爸最近是真的是飄了,練練字就算了,最近還開始寫文章了,天天寫,還想著到哪裡發表呢。”
“爸,你現在都寫文章了?那也挺好的好。”
“問題是他那文筆,我都不堪入目啊,還讓我到處找人打聽哪裡可以發文章,我都尷尬死了。”
說著李母隨手就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並說道:“你看,這就是你爸爸寫的文章,內容大致就是讚揚自己寫的字有多好,自己這老年生活過的有多努力。”
“這沒毛病啊!”
“問題啊,這通篇500個字不到,還有好十來個錯別字,還有好多病句,還讓我拿給別人去看,我都羞死了。”
李傑接過那張紙,隨便讀了前面幾句好話,還真是有幾個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