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這會比賽剛開始,大家的腦子還是很清楚的。
馬布裡運球過半場,交給側翼的艾弗森,艾弗森連忙把球給到內線的鄧肯。
姚明一對一鄧肯,自然不需要協防,只不過呢,華夏隊還是在收縮。
這是對陣美國隊必需的,就是欺負美國隊的三分球不行。
尤其是劉偉,在賽前更是被直接叮囑,防守艾弗森的時候,直接放空一大步,放投不放突。
面對姚明的時候,鄧肯還是有些壓力的。
尤其是現在,易建聯已經收到籃下,中間還有劉偉虎視眈眈。
說白了,鄧肯只要選擇轉身突破,立刻就會被一群人給圍起來。
而突破,這是面對姚明的時候,最好的手段,真要選擇正面打,可不是好選擇。
只不過,鄧肯也沒辦法,全場比賽的第一個球,還沒打,總不能慫了。
背身靠住姚明,鄧肯的肩膀不斷左右晃動,終於選擇了翻身跳投。
姚明注意力很集中,立刻上前一步伸手干擾,身高的優勢很明顯。
鄧肯不得不改變出手角度,隨之而來的,自然是投籃手感受到影響。
籃球彈框而出,易建聯保護下籃板球,並且第一時間給到王昊。
王昊也不耽擱,立刻持球推進,尋找著有沒有打快攻的機會。
只可惜,美國隊的退防很快,就連奧多姆第一時間都退回來,自然是沒有機會的。
他也不著急,等著姚明落地低位之後,這才把球傳到姚明手中。
鄧肯還是很要面子的,沒有選擇繞前防守,選擇正面硬碰硬。
當然,如今的姚明也還不具備像奧尼爾那樣的統治力。
而且,會選擇收縮防守的不只是華夏隊,美國隊也是如此。
姚明手中持球,卻是很不舒服,沒能把鄧肯全部推到籃底下。
他也只能是選擇翻身跳投,不過呢,似乎剛才的對抗有點過頭,籃球彈框而出。
華夏隊不敢大意,連忙退防。
要知道,原時空2008年的時候,那支美國隊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快攻反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沒辦法,當一群全能並且運動天賦極佳的球員在一起時,就很容易尋找到反擊的機會。
艾弗森弧頂持球,交給側翼的馬布裡,鄧肯正在內線要位。
只不過,姚明有了準備,防範著鄧肯的接球,馬布裡一看,機會不是很好,不傳了。
馬布裡直接選擇了突破,不得不說,他的選擇其實很正確。
李楠的防守其實一般,甚至可以說,是華夏隊首發陣容的一個漏洞。
不過,王昊提醒過他,防守的時候儘量不給投籃機會,被突破儘量跟上。
至於說被突破之後,那自然只能是靠著內線來補。
今天,不只是姚明和易建聯坐鎮內線,王昊也會經常出現在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