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很興奮,直到現在,我都還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是什麼讓人有這樣瘋狂的表演,現在所有人都在說,這是一個奇蹟。”
“奇蹟,或許吧,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恰當的時機,造就了這一切。”
“你覺得還有可能再來一次嗎?”
“我不知道,不過機會很渺茫,奇蹟之所以是奇蹟,就是因為他的稀少。”
……
說實話,有那麼一瞬間,王昊突然不希望麥迪能夠做到35秒13分。
畢竟,奇蹟這東西的更少才行。
在麥迪之前,類似這種最後時刻連續得分表演,最經典的是誰?
雷吉米勒的9秒8分。
這之所以成為經典,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這是在季後賽。
除此之外,一點都比不上麥迪35秒13分。
別說什麼季後賽常規賽的問題,馬賽克的對手是誰,關鍵球隊馬刺。
在麥迪開啟表演之前,雙方的比分是68:76,已經說明了防守強度。
更何況,麥迪可是連續4個三分球,還有一個3+1。
噹噹,最最重要的是,步行者在面對尼克斯時,其實是尼克斯自己給的機會。
而在麥迪的表演中,除了最後一次搶斷,馬刺隊沒有犯任何錯。
如果說雷吉米勒的表演是尼克斯送上的,那麼麥迪的表演就是硬搶過來的。
同理,王昊的表演也要更加精彩。
當然,也有媒體問題,最後一次搶斷有沒有犯規的嫌疑。
對此,王昊自然不會承認,只是不斷地說,這就是一次很正常的身體接觸。
以如今的身體對抗來說,的確不算是犯規。
更何況,在這種情況下,還非要討論犯規的問題,你什麼意思?
沒看到就算是馬刺隊,也只是恭喜王昊和超音速,沒有揪著這個問題。
說實在的,沒必要。
別說不是犯規,就算是犯規,在這樣的時刻說這樣的問題,有意思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仔細尋找一樣,同樣可以在歷屆總決賽上,找到無數沒有響哨的犯規。
可為什麼還是有媒體抓著不放?
說白了也很簡單,因為王昊不是黑人,更不是白人,沒有新聞媒體的支撐。
更重要的是,他不是美國人。
也就是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甚至還有諸多什麼地球村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