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為最後的決戰進行準備著。
只不過,有人卻有不同想法,王昊並不打算進行最後時刻的決戰。
最後時刻,意味著最多的不確定性。
雷克米勒能夠在最後9秒拿到8分,麥迪也有35秒13分的神蹟。
所有人都在稱讚上帝下凡,都在稱讚其中的種種不可思議。
可為什麼就沒人想想,如果尼克斯和馬刺能把分差拉開到10分以上,還會有這種事發生嗎?
所以,王昊並不打算最後決戰,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希望第一節就解決戰鬥。
事實上,他一直在這麼做。
只可惜,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至少鄧肯和馬刺隊,不會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
然而現在,王昊似乎看到了機會。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最後時刻的決戰,就連馬刺隊和波波維奇也不例外。
否則的話,現在鄧肯和大衛羅賓遜不會同時出現在替補席。
“嘿,3號戰術。”
沙蒙德穩穩當當地把球運到前場,並指揮隊友按照三號戰術跑位。
所謂三號戰術,其實就是由核心球員在高位持球,選擇執行進攻的戰術。
其實,這是屬於加里佩頓的戰術。
賽季上半段,圍繞王昊的戰術只有一個,透過跑位獲得投籃機會。
至於說其他戰術,主要是作為一個投籃點,拉開投籃空間的一個點。
只不過,賽場過半之後,保羅韋斯特法爾忽然發現了王昊的快速成長。
這個時候,再把王昊當作單純的投手,那就太浪費了。
可是這個時候,都已經賽季中期了,哪還有時間重新佈置戰術?
真以為戰術都是大白菜,只要是閉著眼睛來,都能佈置成功?
更何況,球員適應戰術不需要時間啊?
賽季中期,不斷的主客場來回折騰,大多數時間都用來趕路了。
就算是還有為數不多的時間,也需要為了比賽而進行準備。
這種情況下,哪還有時間準備新戰術?
最終,保羅韋斯特法爾只能是退而求其次,選擇了折中的辦法。
把幾個能夠讓王昊適應的戰術,進行些許調整,讓他來打。
就比如說三號戰術,事實上,如今的nba,這是最普遍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