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的是清水縣上的一家商戶,家境不錯。
大伯和大哥都很高興。
這年頭,能嫁到縣城裡都是好姻緣。
更何況那家的家境還不錯……
大伯和大哥更是歸心似箭。
尤其是大哥李學。
在經過了王家大郎之後,他可再不敢相信媒婆的一張嘴了,雖說有李奶奶把關,可他還是不放心,想要趕回去看看那個人人品如何。
第二天一早,大伯和大哥李學就離開了四石巷,帶著他們在丹嘉城買的禮物只奔新柳村而去。
李爹這才搬回來。
原本打算用做書房的屋子被李靈芝和李雁回佔用了。
李爹他們來得有點早,還未到守仁書院報道的日子,在整理好報道用的學費和書本後,李爹和謝越彥就整天悶在房子裡溫習功課,因為守仁書院入學後會有一個摸底考試。
雖說他們一個是院試案首、一個是第二名,可就是如此,才更要考出好成績才行。
小姑整天擺弄她那些剪紙,連熱鬧的丹嘉城都不看一眼。
李雁回覺得憑著小姑這個勁兒,說不定真有可能拜師成功。
每個人都有得忙,李雁回也很忙。
她忙著做好吃的。
來了丹嘉城,李雁回樂得像是掉進了油缸的小耗子,每天都美滋滋,進進出出的。
丹嘉城可比清水縣大太多了,物品豐富種類也全,特別是海鮮八月正是新鮮的時候。
李雁回買了很多的調料、米、面、蛋、肉等食材,將廚房堆得滿滿的。
尤其是海鮮,李雁回每天都會挑又新鮮又便宜的買。
肥嫩嫩的蝦扒子上鍋清蒸,籽都是紫紅的,吃一口又鮮又甜,香氣撲鼻;還有新鮮的蟶子蛤喇,這種東西有錢人都不吃,便宜得很,李雁回一買買一大盆,大部份處理幹淨了晾散成幹,冬天調湯喝用,剩下的就蛤喇湯、蛤喇蒸蛋、酒煮蛤喇……這個時節的蛤喇是最肥的,白白嫩嫩軟軟乎乎,吃到嘴裡彈牙鮮嫩,讓人一口一口的停不下來……
李雁回最喜歡將這些蛤喇加上老酒、辣醬、糖、醋等爆炒,當小零嘴吃。
海虹就更好做了。
李雁回直接將海虹肉扒出來炒韭菜,原汁原味,鮮得人舌頭都快要吞下去了。
李雁回做菜的時候,李靈芝就會從房間裡出來,給李雁回打下手,並且,用心的學習李雁回做菜的方法。
這在以前,李雁回根本就不敢想。
想當初,李奶奶讓小姑和她學女紅,小姑還要三催四請,心不在焉,完全是一幅敷衍的態度。
現在,竟然如此主動?!
對上李雁回不解的目光,李靈芝淡淡的說:“鄭師傅喜美食!”
明白!
小姑這為了拜師,可真是拼了!
不但要剪出一幅她最滿意的作品帶去給鄭師傅看,還要學習美食做法……為了什麼?!這還不容易猜!?自然是為了討好鄭師傅。
據錦繡繡坊金掌櫃所說,關師傅為人孤僻,已多年不收徒了。
只是生性喜愛美食。
讓李靈芝可以在這方面多下下苦功。
李雁回覺得挺好理解。
鄭師傅做為一個為前朝太後祝過壽的大師,在新朝如果還高調,那真是離死不遠了。
低調才能活得久……
低調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