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福至心靈。
別說,還真讓她想到一樣東西。
“公主,我會做一種伊麵。”
“這種面保質期長久,不易黴變,最重要的是可以幹吃,亦可以煮吃,水開即食,味道鮮美……”
“公主,要不要試一試……?!”
李雁回激動得杏眼閃亮如星。
李雁回說的這種東西就是三鮮伊麵。
在泡麵發明以前,中國已有類似的麵食稱為“伊麵”或“伊府麵”。
相傳清代大書法家伊秉綬辦壽宴,忙亂中廚子誤將面條放入滾油中炸熟了,無奈只能將錯就錯,將已炸熟的面條煮一下,再澆上雞、海鮮等燉制的高湯。誰知客人們竟贊不絕口,被譽為“伊麵”廣為流傳。
而李雁回能記得這麼清楚是要託某豐三鮮伊麵的福。
李雁回小時候偶然吃過一次驚為天人。
長大後,賺的錢雖然多了,可是這個牌子的泡麵卻再難見到蹤跡。
猶自記得,當李雁回某一天在大商場看到那熟悉的黃色,超級沒質感一百年都沒變過包裝的某面時,眼淚都要下來了,當下就買了一箱回去。
還是一樣的味道、一樣的口感,一點都沒變。
李雁回激動的將人家面袋背後印著的故事都記得清清楚楚了。
因此,才有這麼深的印象。
“當真?!”
敬武公主激動了。
手下士兵的吃食問題一直是她心中隱憂,瓦刺和北方的遊牧韃靼一直都是大肅的心腹大患,也是她主要鎮守防範的敵人。若是李雁回真的能想出一種吃食可以改善士兵的夥食,可是天大的功勞。
敬武公主沒有覺得李雁回人小,就認為她是信口開河。
畢竟軍糧問題從古至今都沒有改善多少,不是不想解決,實在是運輸儲存都太困難。
多少拿著朝廷俸祿的人都束手無策,一個小小的閨閣少女就大言不慚的說想出一種吃食?!
若是今天李雁回碰到的是其它軍中大將,早就當她是笑言了。
可慶幸的是她遇到的是敬武公主。
敬武公主在行軍打仗時,極擅聽取他人意見。
她的將領們可以對戰局、對對手自由的發表意見、討論對敵策略,討論敵人人的優點、缺點,集眾人之長擬定做戰任務……而且,絕對不搶功!
該是誰的功勞就是誰的功勞!
人都說神樞軍專啃最硬的骨頭,打最不好打的仗,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神樞軍升職最快的,那裡的將士都是憑著真刀真槍的軍功升上來的,實打實的不含水份,讓人敬佩。
看著敬武公主微微激動的神態,李雁回又有點慫了,她吞了吞口水:“我定當盡力!”
李雁回不是慫她若是不能完美的做出可以儲存易運輸的三鮮伊麵,敬武公主會怪她,她是看到敬武公主如此認真對待,怕讓她失望,怕辜負了她的期望。
她這性子……
還是沒有磨煉到家。
被感性沖昏了頭的時候,就容易沖動,做事情不管不顧的。
不過,李雁回這個毛病一般只有在最親近的人跟前才會犯。
說白了就是李雁回這個人如果對一個人好,那就是扒心扒肺的好,怒力做那麼多隻是為了博那個在乎的人一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