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官袍的趙鶴然聞言微攏眉,雙手抱拳向中年官員行了一禮,沉聲道:“全靠裴大人排程得力,福州營兵上下齊心,願接下來的兩場也可以這麼順利……”
被稱為裴大人的正是福州布政司官,裴敬亭,亦是此次鄉試的主考官之一。
例來各省鄉試主考官都為兩名。
一名京官、一名則為當地布政司官。
裴敬亭此人正是此次鄉試主出題人,從其出題的態度就可以看出此人固守陳規,不願冒險,可卻又暗藏心思,喜歡給人挖坑……
只要趙鶴然不過份,他也不會出手。
而趙鶴然雖然是京官,被派來主試,但強龍還難壓地點蛇,無論他看到什麼,只要不是大的科舉舞弊案,他都只會記在心裡,不說……
“哎呀,這三天熬下來,不行了。比不得你們這些年輕人……我先回去休息了……”
裴敬亭向趙鶴然笑著告辭,下人帶著東西就走了。
趙鶴然再拱手目送裴大人遠去,目光幽遠。
為國家掄才本是莊嚴而神聖的事情,可是,在趙鶴然這一個多月的看來,卻更像是一場“官員饕餮秀”!
不但出題、填榜時要舉行盛宴,每日的夥食供給也是十分的豐富。
如主考官享用一等夥食:每位每日雞兩只,豬羊肉各四斤,白米二升,老米四升,面三斤,雞蛋八枚,菜四種,豆腐四方,油醬醋各八兩,醬瓜四兩,鹽二兩,椒一錢,蠟燭八枝,茶一兩五錢。
這些東西又怎麼可能一天內都吃完?!這不吃不完的就打包帶走了。
享用二等夥食的是各房監試提調、參領、參將等,所供雞豬羊肉及米麵蠟燭等“視一等減半”,雞蛋則少兩枚,醬瓜少一兩,鹽、茶等各少五錢。享用三等的是一些輔助巡視的官員以及門官、醫官、書辦等,每日雞一隻,豬羊肉各一斤,雞蛋四枚,米麵油鹽也都按等減量。
至於對讀生、謄錄書手,也有米蔬供應及豬肉半斤。
至於刻印試題的工匠,以及皂役、廚役、鼓手等,則是老米、生菜、鹽菜、豆腐。
不過吃得最差的卻要屬前來參加考試的學子了,連那些工匠、廚役、皂役這些下等人都不如。
每人一頓才一個饅頭、一碗淡湯、一個素菜。
這吃得也太差了!
號房的環境那樣差,吃得又不好,難怪每年都會有大批學子因病退出考試,更有甚的甚至客死異鄉,釀成悲劇。
如果能改善一下應試環境和吃食,就可以避免很多這樣的事情發生……
前來應試的可都是大肅未來的棟梁啊……
少一個都是大肅的損失。
當今天子注重科舉,對國家的選人不餘有力,調撥庫銀大肆補貼。
可就都補貼到這些官員的口上了。
趙鶴然不是反對官員們吃些、喝些、拿些……《尚書.洪範》中尚且說“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闢玉食。”
但是,他們吃得這麼好,卻給考生吃得如此差,何至如此?!
只是,這裴敬亭這人大事從上從不行差踏錯一步,但這小錯卻是屢屢不斷……
這樣的官員讓人從心底生起一種無力感……
趙鶴然此行只為防止科場舞弊,對於這些事情也只能裝做看不見,暗暗記在心裡,長嘆一口氣,也離開了……
再過幾個時辰貢院的大門就又得開啟了,他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還有六天要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