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眾衙役恍然。
然後望向李爹的目光更加的火熱了。
只可惜,他們最終還是失望了。
李爹在初覆的考題發下後,連在第一場時曾出現的短暫的慌亂都沒有了,神態極其的沉穩,接過試題後,草草的看了一遍,就開始答題了。
這一次的初覆仍是三題,書題一道、貼經題一道、詩題一道。
書題:生財有大道;
貼經題:日若稽古,——)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
詩題:賦得春雨如膏。
李爹粗粗看過,心中如底後,就研墨舔筆,在草紙上飛快的答了起來。
李爹最先答的是書題。
生財有大道出自四書中的《大學》。原文是: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這是《大學》中論述治國平天下中的一段。
李爹下筆如飛,只是片刻間,就已經想好了破題的角度。
”善理財者,得其道而自裕焉……“
中間那道貼經題,依舊沒什麼難度。
後面那道詩題,幾乎就是放水題了,只要賦一首得春字的五言六韻詩即可。
可以說,初覆比正考要簡單得多了。
……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失,考場之內只聞沙沙的做答之聲和偶爾衙役們行走的腳步聲。
眾位考生不知道的是,幾乎考場內每一個衙役都會在李爹的號房前不自覺的多停留那麼幾秒,看著草紙上那一個個儒雅端正的方塊字兒,眾衙役心裡的想的是,清水縣三大奇事終於要變成兩件了。
一時間,看向埋頭奮筆疾書李爹的眼神都不禁充滿了感嘆。
也不知這李書生的身上發生了什麼事兒?!短短一年未見,竟讓他宛如脫胎換骨一般。那些一進考場就臉白的書生們真應該去向李修竹取取經驗,說不定這樣的好事兒也會發生在他們的身上。
總之,隨著第二場初覆的結束,李爹的大名再次不脛而走。
這一次不再是讓人尷尬的”白卷書生“之名,而是,妙筆生花之名,據說,知縣大老爺對李修竹的試卷很是滿意。當然,最滿意的、風頭出得最兇的還是那個被喻為”少年才子“、李夫子心頭第一得意學生的謝越彥。
據說,他的兩場試卷讓知縣老爺頻頻拍大腿,還喚來小廝拿酒,說”如此好文,當浮人生一大白!“
一時間,李修竹和謝越彥這兩個清水書院學子的名頭在清水縣一時風頭無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