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雖然把大宋禍害的夠嗆,但依然有忠臣義士死保大宋。
在趙佶拖家帶口逃離汴梁時,李綱等大臣則在厲兵秣馬,準備和梁山軍大戰一場。
儘管汴梁還有四十萬大軍的紙面數量,但李綱等人都知道,這四十萬人馬都是虛的,梁山軍打來時,能不一鬨而散就算是燒高香了。
因此,李綱等人都是抱著殉國的心態在堅持,只等著城破就自盡。
可沒想到梁山軍也遇到了麻煩,竟然來開到汴梁城下都難。
汴梁城是這個時代最繁華的大城市,人口最多的時候能達到一百五十萬!
現代城市有這麼多人口,也是不小的城市了,何況是完全沒有高層建築的古代。
要容納這麼多人口,單單是城內的面積,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汴梁城外的房屋也是鱗次櫛比,鋪開了十幾裡遠。
梁山軍想要攻城,首先得推平這些房屋,不然根本無法列陣。
攻城不列陣,只沿著道路進攻,那就成了添油戰術,只是去送死而已。
但問題是,梁山的軍規非常嚴厲,不允許欺壓良善,把老百姓的房子都推平了,不是欺壓良善是什麼?
尤其是華國老百姓有故土情結,有些老人覺得自己反正活不幾年了,就說什麼也不離開家,情願和房子一起被推平,就更讓梁山軍不敢妄動。
按照宋江等人的意思,就不用顧忌那麼多,現在是戰爭時期,有些事情如果還捆著自己的手腳,那就是對梁山軍兒郎的不負責任。
他們也算是非常瞭解李哪吒,愛惜百姓的同時,對自己麾下的兒郎更加愛惜,所以才拿兒郎的性命說事。
可李哪吒依然不同意,最後說道:“不拆房屋,未必打不下汴梁城。我們梁山最大的優勢,就是將領足夠多,單兵戰鬥力足夠強。既然如此,我們就發揮自己的優勢,明日我親自上陣!”
宋江等人一聽,全都極力反對。
他們依然是老調重彈,認為李哪吒是梁山的首腦,萬萬不能有任何危險。
不只是宋江等人,就連已經效忠與他的林沖、魯智深等人,也都極力反對。
李哪吒心裡這個憋屈就甭提了,他明明有天下無敵的武藝,卻被限制在後方不能動手,實在是手癢的厲害。
可是沒辦法,其他人都齊聲反對,李哪吒這個大頭領也無法違拗眾意,只能讓其他人上。
李哪吒提出的戰術,最適合魯智深、武松等步下戰將發揮,他們自然頂在了最前面。
其他騎將也不甘示弱,可他們在步下確實差了點,只能排在第二梯隊。
再然後才是精銳士卒,一個個都是力大彪悍之輩,身上掛滿了手榴彈,一副敢死隊的架勢。
到了攻城這天,李哪吒雖然不能上陣,也還是親臨戰場,在距離城牆一箭之地的位置,親自指揮這一戰。
李哪吒看看都準備好了,這才一揮寶劍,下令道:“進攻!”
最先出陣的不是各位戰將,而是舉著大盾計程車卒,他們用一人高的大盾構成了一個移動的屋子,掩護戰友靠近城牆。
城牆上立即箭如雨發,可對盾陣來說,這都是毛毛雨。
宋軍也知道這麼做沒用,很快就把箭雨停了,換上床弩和投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