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離昧和龍且聽到此言,頓覺慚愧,按照道理來講,應當迅速發兵才是,而今竟利用楚相促使六國出兵,實在有些小人所為。
“大王英明,仁義彰顯,然霸王派我們來就是希望漢王能夠出兵相攻秦國,舉兵雎水,先攻定陶,再取滎陽,吾等未說,大王自願出兵,可見大王與楚相情誼真切也!”龍且很是低聲地說道。
劉邦故作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某便出兵一萬,相助霸王,本欲更相出兵,然兵力不足,且前往定陶路途遙遠,甚是不便,哎,有心無力爾,萬望霸王莫要見怪。”言語間不免有些嘆息。
龍且更是信以為真,慌忙解釋道:“一萬足矣,前日吾等往會稽,楚相身隕,帝王不為之涕泣,反為出兵憂慮,吾等甚是憤懣,今見漢王,方知仁義!”
“既然事情皆定,那兩位今日就在此住宿,明日派人跟隨將軍回彭城,不知以為如何?”劉邦頗為和藹地說道。
“吾等明日欲往衡山,大王可安排人手前往雎水,待時會盟,至於好意,恐不能奉陪了。”龍且躬身行禮道。
劉邦聞言,也沒有強留,次日清晨龍且和鐘離昧便往衡山趕去,並未帶任何計程車卒,衡山王共敖以及其子共尉如何敢違背霸王意志。
至於司馬寅,更不消說,衡山郡的地方不大,但依舊願意出兵五千,也算是對得起霸王了。
不過半月有餘,三路兵馬便向著雎水會盟,其中吳苪帶楚帝之軍一萬,夏侯嬰帶漢王之兵一萬,司馬寅帶衡山王之兵五千,訊息迅速傳到各國。
而這個時候各國也都收到了霸王的邀請函,對於漢王皆是以報仇為由,對於他國皆是以滅秦為由。
燕趙齊礙於各國情況,以及不清楚現在的局勢,皆是出兵一萬相助,燕國藏荼一萬士卒,趙國陳餘一萬士卒,齊國田橫一萬士卒,皆往雎水岸並進。
此刻定陶城中乃是英布把守,雖然勇武,但聽說各國出兵前來,不免有些害怕,只得命人向鹹陽告急。
秦國早就料到楚國會出兵,但是沒想到會聯合其他三國共同出兵,胡亥得到英布的求救信之後,立馬召叢集臣議事。
欒步、季布、陳平、王陵、叔孫通、蒯徹、蒙毅、扶蘇,以至於前三公全部位列朝堂,在他們看來,這次事件就好比當初四公子帶六國之兵圍剿函谷一樣重要。
胡亥臉色稍微凝重,沉吟良久,方才說道:“今項羽小兒,因叔父陣亡,遷怒於秦,何其愚鈍,竟聯合六國以攻秦!”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禦敵!”
隨著胡亥話音落下,殿上哄哄然討論了起來,胡亥見狀,不覺有些皺眉,隨即沉聲道:“有則說之,無則退朝,如此這般,成何體統!”
諸臣子面面相覷,李斯久不上朝,今日前來,率先道:“啟稟陛下,為今之計,不若死守,待到聯軍士氣褪去,在與之戰,雖不為上策,亦是萬全之策。”
“臣等附議!”這時欒步等人無計,皆覺得李斯所言有理。
胡亥心中總覺得不妥,當即起身,俯視眾臣道:“朕自統禦四海以來,戰亂不斷,今遭此難,心中甚是煩悶,故而決定親自討伐賊人!”
霎時間,殿內死一樣的寂靜,片刻,扶蘇忙不疊地上前躬身道:“萬望陛下三思,勿要因一時之怒,而遭多日之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