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會兒胡亥已經回到滎陽,至於蒙恬則是前往河東與彭越合兵騷擾趙國去了,有些時候,這些國家就不能停止戰爭。
當然只是小範圍戰爭,算不上窮兵黷武,此所謂蠶食,最適合對付趙國這種千裡之地,地廣人稀,逐而佔之。
滎陽李由聽聞胡亥前來,立即出城相迎,君臣敘禮畢,李由本以為胡亥會回鹹陽,未曾想卻來滎陽,心中頗為不解。
“啟稟陛下,魏國戰事休止,當回鹹陽教民,為何轉而來此要塞?”李由很是好奇地問道。
胡亥稍微整了整衣衫,緩緩說道:“魏國是垮了,可惜韓國還在,那三百裡的土地本就屬於秦國,也該是時候奪回來了。”
李由茫然,“陛下欲奪新鄭?”
“怎麼,不可以嗎?當初奪取新鄭,朕懼怕魏國襲擊,今秦楚諸戰結束,魏國茍延殘喘,自是要滅新鄭,機不可失啊。”胡亥頗為感慨地說道。
“只是新鄭民豐物博,恐難以攻下啊。”李由有些但心地說道。
胡亥當即擺手,“公與前丞相比,才不及也,今輿圖尚在,公可觀之。”
旁邊的李由有些茫然,隨即上前觀望,新鄭三面環秦,曲遇、陳留皆有屯兵,縱使新鄭安定數月,然地小,此弊端之極也。
李由這時才有些佩服道:“陛下聰慧,吾等不及也,不知何日發兵?”
“朕不管這些,汝可派信使前往曲遇、陳留,讓他們先攻打,之後汝在出兵,新鄭攻不下,也能夠圍滅!”
“末將遵命。”李由堅定道。
這才使得胡亥安心回鹹陽,李由則是立即派人通知李邁、英布,擇日發兵新鄭,務必月餘拿下韓國,免得日久生變。
而此時的韓國,終於有些慌了,諸地來信,皆言秦國三路出兵,大軍正在向新鄭逼進,韓國要地岌岌可危。
行宮之內,韓王廣面色倉促,殿內諸臣不敢言語,唯獨韓生有些無奈地說道:“陛下,是否派兵援助各地?”
韓王廣當即甩袖,“援助?他們救下啦,新鄭還存否?”
“傳令下去,準備財物、美女,連夜送往鹹陽,祈求秦國退兵,不可耽擱!”
韓生面色躊躇,“大王,真要屈尊迎奉秦國?”
“國都沒了,尊嚴有用嗎!”韓王廣痛斥道。
“要不遷都?”韓生很是低聲地說道。
韓王廣氣色稍微穩定,長嘆一聲道:“離開新鄭,韓非韓也,不遷!”
朝會之後,韓國諸多官員接連辭官,以求自保,竟無人願意出使秦國,最終只得讓韓生帶領財物前往。
至於新鄭,韓王廣下令又在城牆外建立一層城垣,總共三層,約有七八丈,堅入壁壘,且糧食存足十年,為此韓王也是用心良苦啊。
回到鹹陽的胡亥,立即下令諸郡,採取黃老之學治國,畢竟秦用法數百年,弊垢甚多,當以新法立之,也算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