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在旁看了一眼扶蘇,“此為猛將乎?”
“猛將也,萬人難敵。”扶蘇有些妥協地說道。
英布打敗伍長十名,直接由胡亥任命為右將軍,免去所有的罪責,隨往鹹陽,至於蒙毅和扶蘇則是繼續挑選百名壯士方可回城。
此刻的鹹陽城中,百姓安居樂業,頗有欣欣向榮的氣象,數月前百姓為逃避修建皇陵等諸事,基本全部遷走,最近國策有變,又陸續回到鹹陽。
胡亥坐在攆車之中,英布隨行,見到鹹陽的此情此景,甚是激動,當初的英布曾來過鹹陽。
那時候的英布途徑鹹陽前往驪山修建皇陵,雖是王都,頗為蕭條,如今不過一年,能有這般變化,確實不容易。
攆車內的胡亥見狀,遂問向英布,“愛卿覺今日鹹陽如何?”
聲音很是開朗,哪知道英布還沒有開口,卻被旁邊路過的中年人搶了口。
“哼,好一個鹹陽如何?不過是看似繁華,實則險惡罷了!”
場面瞬間尷尬,胡亥有些不悅地看向那人,衣衫襤褸,面色發黃,頗有幾分儒生模樣,素雅整潔。
英布愣了片刻,欲要將其拿下,胡亥當即擺手,“愛卿,讓他乘馬,我有話問他!”言語間略有幾分怒氣。
自己好歹也是皇帝,在大臣面前表現的和藹一點很正常,給他們面子嘛,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流民,竟然如此大膽!
那人表現的異常鎮定,在侍衛的攙扶下方才上馬,略正衣衫,淡然自若道:“乘龍攆車,黑旗正中,陛下否?”
胡亥頷首,“正是,汝一介流民,為何醜化鹹陽,且通報姓名!講清緣由!”
“草民儒生,楚人陸賈也,聽聞陛下招賢納士,特來投靠,竟無人收留,豈不是看似繁華,實則權臣當道?”
胡亥心中頗為疑惑,前些時候讓王綰、馮劫舉薦儒生,不應該有這種情況啊,看來確實是三公的失誤啊。
想到這裡,胡亥面色略顯和氣,“還請先生明說。”
陸賈見胡亥態度緩和,立即正聲道:“吾從楚來,初聞太尉禦史徵召儒生,建造學宮,重整週禮,故來拜見,誰知兩人皆不待見,只因某祖上無官,所以輕怠,某心中不平,又前往相國府。”
“老丞相為人和藹,倒也識趣,某與他言論相投,本以為會尊為坐上賓,哪知道竟因為某是儒生又趕了出來!”
“以至於淪落鹹陽街頭,欲要回楚地謀生!”
意思很明顯,王綰和馮劫都是老氏族,在秦有名望,所召來的皆是名門望族,陸賈無門無族,所以不待見,至於李斯嘛,只能說信仰不同。
胡亥大致明白其中原因,很是謙卑地說道:“朕考慮不周,怠慢先生,不知可否與朕前往鹹陽宮,定當以高位相待。”
陸賈聞言,心中大喜,當即在馬上叩拜道:“草民願效犬馬之勞!”
雖然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有才學,但人家來投,不應怠慢才是,若是流落他國,大秦豈不是平添埋沒人才之名。
兩人前往鹹陽宮時,胡亥稍微問了一些問題,盡管是紙上談兵的做法,但陸賈此人確實能說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