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大師手執念珠,虔誠的誦讀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而站在他身邊不遠處的皇帝,則仰頭觀望著上座的佛陀,不知在想些什麼。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靜心念完最後一句,雙手合十,唱了一聲:“阿彌陀佛。”說完,恭敬地站起身來。
皇帝道:“靜心大師果然佛法精深。”
“皇上過獎了。”靜心不卑不亢,面帶慈悲。“貧僧也只不過是術業有專攻罷了。”
“術業有專攻……大師這話聽著倒是新鮮。”
靜心道:“回稟皇上,此話並非貧僧獨創,乃是貧僧偶然從容風的李施主處聽來的。”
滿室的香煙彌漫,人處在其中,眼睛很容易被燻到,有種昏昏沉沉,想要落淚的沖動。
“那個叫李想容的小丫頭?”皇帝挑眉扯了扯快要睜不開的眼皮,似笑非笑。“大師同那個小丫頭挺熟的?”
“阿彌陀佛,貧僧與李施主有過數面之緣。”
古公公顫巍巍點了一炷香,皇帝對著佛像拜上三拜以後,將香火插入香爐中。
儀式已然完成,皇帝自然不會繼續留在這燻眼的宮殿之中,他撩開袍子,三兩步就跨出門檻。
古公公帶著討好的笑容對靜心大師做出請的姿勢。靜心忙跟在皇帝後頭。
待走到數十步開外的湖心亭坐下,皇帝終於覺得精神了不少。
古公公招來兩名端著水盆的小太監,親自動手將毛巾浸濕、擰幹,然後恭敬地遞給皇帝。
皇帝擦完臉,問:“朕聽聞,進來李想容那小丫頭用茶葉跟其他幾國的商人換了不少東西?”
伴君如伴虎,這句話說得一點兒都沒錯。
靜心大師心中感慨一句,越發謹慎起來。
“啟稟皇上,貧僧在入宮以前,恰巧在李施主的店附近逗留數日。聽聞李施主換了一些香料、果蔬之類。”
皇帝既然這麼問,肯定心裡其實什麼都清清楚楚,靜心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沒有必要拐彎抹角藏著掖著。
“李施主深感皇恩浩蕩,聽聞貧僧得幸入宮為陛下講經佈道,特地讓貧僧為皇上帶了些自己親手所作之物,以聊表虔敬之意。”
“哦?還給朕帶了東西?”皇帝興致頗深,“拿上來給朕瞧瞧。”
上好的大紅袍,孫師傅親手所制、李想容親自包漿養壺的紫砂壺,以及近來在盛京和整個皇宮都大紅大紫的手工藝茶,這三樣東西被擺在皇帝面前後,皇帝精神頭更足了。
“這小丫頭倒是挺機靈。萬公公,替朕泡上一壺來!”
之前國宴上李想容帶來的大紅袍早就喝的連渣渣都不剩了,身邊的人不是沒有再去容風買過,可是那些人買回來的大紅袍雖然也不錯,卻不是李想容親手做出來的,火候上的差別,嘗遍世間美味的皇帝自然輕而易舉便能分別出來。
如今終於能嘗到一杯稱心如意的好茶了,皇帝當然迫不及待。
須臾的功夫,古公公便將一切準備妥當。
喝到自己中意的口感和火候,皇帝心情也跟著好了許多,他把玩起漿色通透玉潤的茶壺,臉上多了幾分笑意。
“果然是個好東西,怪不得盛京那麼多達官貴人都爭著搶著要買這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