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末高二最後一個學期的返校剛剛結束, 學生們沒精打采的從教室中走了出來。
本來他們應該享受高二的最後一下暑假,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瘋玩一下,在即將到來的需要苦讀的高三生活之前,與清閒做個告別。
然而剛剛在教室內老師們非常親切的告訴他們:“同學們,為了保證大家高三的時候能夠跟得上學習進度,能有更多的時間用來鞏固和複習, 所以學校決定今年的高二補習提前, 所以下個月的五號大家要記得來學校上學。”
老師們的意思就是, 假期沒有了,瘋玩想都別想, 之所以還給了他們一個星期的假,是因為縣高中要求高三年級的所有學生都必須住校,這一個星期即是後勤老師們安排和打掃宿舍的時間,也是給同學們自行準備鋪蓋卷的時間。
每一位即將升入高三的縣高中學生, 在返校的時候都收到了一張通知單, 上面寫明瞭明年應繳的各種費用, 還有來補習的時候就要帶上被褥、臉盆、洗漱用具和一大一小兩把鎖頭。
孫媽媽看到這張通知單後, 急急忙忙的回了趟孃家求助, 因為孫駢家裡面的鋪蓋雖然是現成的, 但是她的單人床卻是特製的,要比普通的單人床都長和寬一些。
而家中常用的那些鋪蓋都是按照孫駢單人床的尺寸去做的,要比學校的床鋪長,用起來很麻煩,需要重新做新的。
可是她還要上班, 實在是抽不出時間來做這些東西,可孩子卻下個星期就要用,時間還很急,沒辦法只好回孃家這邊求人幫忙。
田老太太是好女紅,田家大舅媽的針線功夫雖然一般,但是做被褥鋪蓋卻是足夠,而且聽說她們急著用,原本嫁到別的村子的田淑芬都回來幫忙了。
田淑麗原本想要請假帶著孩子去縣城買做被褥和住宿要用的東西,田老太聽說後表示不用,家裡面棉花棉布都是現成的,工匠人家從來都不缺這些東西。
不用請假不用忙,孫媽媽當然高興,讓女兒帶著給孃家的錢票過去一趟,把該給的都給了,麻煩人已經很不好意思,可不能在佔便宜。
孫駢到了姥姥家的時候,老太太正趴在炕上給被褥拉線。
所謂的拉線就是在鋪好棉花蓋上布面的被褥上畫出一條直線,然後在按照這條直線縫過去,把棉花和布面都固定好,免得將來使用的時候,踹的棉絮在被子或者褥子裡面成了綿塊,那樣就不暖和了。
老太太用來畫線的工具很有趣,是一件蝴蝶型的荷包,荷包裡面裝著滑石粉,外面纏著一根長長的白色棉線。
棉線的一頭是被縫在荷包裡面的,另外一頭則可以拉出來撐直,被拉出來的棉線上會沾上很多的滑石粉,人們用的時候只要把拉直的棉線往布料上一方,輕輕的彈一下,就有一條比格尺畫出來還要標準的長線出現了。
然後在縫被褥的人只需要按照那條彈出來的長線去下針,縫出來的針腳就會又直又漂亮,之後只需要在院子裡晾曬被褥的時候,用掃帚或者是雞毛撣子在被褥上輕輕的拍一拍掃一掃,滑石粉就會飄散到空氣中,被褥上除了漂亮的針腳什麼都不會留下。
這是老一輩人在做針線活的時候逐漸掌握的一種技能,到現在裁縫鋪的裁縫們也還在用,看的孫駢讚歎不已。
“你怎麼過來了?”年紀大了不能總彎腰做活,就指揮兒媳婦和侄女的田老太向著孫駢問道。
“我媽讓我把錢和票給姥姥送過來。”孫駢說著就把她媽交給她的財物找了出來。
“擱到那邊櫃子上吧,正好你來了,過來選一選喜歡什麼樣花色的布料做被頭和被罩。”
田姥爺家的雜物很多,有些人家請他們幫著幹活,遇到手頭上不富裕的,用東西抵工錢他們也是認可的。
所以棉花棉布不但都是現成了,布料的花色還能讓孫駢選一選。
“姥,你都給我做的啥?這花也太豔了吧?”看著姥姥手中那花花綠綠,大紅大紫十分有東北地域特色的棉布花色,孫駢有些無語。
雖然對這個時代村裡人們的布料審美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這些也太誇張了吧?
“給你做一個四斤的厚褥子,三斤的薄棉被,再來一個六斤的厚棉被,你自己回家在找一條毛巾被,差不多春秋冬夏就都夠用了。”
田老太說的斤數,是被褥裡面用的棉花,外罩帶的重量不被算在內。
孫駢聽著姥姥的話,默默的在心中計算了一下,然後十分驚訝的問:“這加起來都要十多斤了,用得著這麼厚嗎?我家裡面冬天的厚棉被也才三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