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後,老爺得了明大少爺明天進杭州城的信兒時,才知道咱們家三爺林哥兒,也一起跟過來了。”趙大帶著絲絲苦笑,“老爺說,明大少爺繞道杭州城,必定是想見一見太后,至少見王爺一面,帶上咱們三爺……”
趙大看著秦先生,沒再往下說。
太后帶著秦王暫居杭州城,北上南下的官員,經過的繞道的,來請見的多如牛毛,可太后和秦王一個也沒召見過。
明大少爺這一趟,帶上了李家三爺李文林,這是有備而來了。
秦先生面色陰沉,沉默片刻,看著趙大問道:“漕司是什麼意思?”
“漕司說,請先生和五爺斟酌。”
“跟漕司說,我知道了。”沉默了一會兒,秦先生沉聲應了句。
“是,我回去了,先生留步。”趙大站起來,拱手告辭。
秦先生揹著手站在廊下,怔怔出了好一會兒神,才轉身進了屋。
………………
隔天一大早,李文山就被秦先生差人請了過去。
郭勝站在衙門口,看著秦先生的小廝從衙門口過去,不大會兒,李文山跟著小廝,腳步急匆的經過衙門口。
郭勝進去衙門裡,片刻,捏了只紫砂小壺出來,站在衙門口,揹著一隻手,慢慢啜著茶,好象在享受這清晨難得的閒暇時光。
也就兩刻來鐘的樣子,李文山就回來了,擰著眉頭,腳步急匆,看在郭勝眼裡,有一種乳燕投林的感覺。
郭勝慢慢踱出衙門,看著李文山轉個彎,往縣衙後門去了,在衙門口踱了幾步,慢騰騰轉身進去衙門裡了。
李文山進了縣衙後門,連走帶跑,一頭扎進上房,沒看到李夏,轉身出來,三步兩步往自己書房過去。
李夏正站在圓凳上,掂著腳尖夠書架上面的一本書。
“阿夏!”李文山一聲喊,嚇的剛剛夠到書的李夏差點摔下來,連搖了好幾搖才站穩。
李文山繞過桌子,繞過椅子,一把抱住李夏時,李夏已經站穩了。
李文山把她放到書桌上,低頭看她手裡的書,“這是什麼?聖訓?你看這幹什麼?最沒意思的書。阿夏,有件要緊的事。”
李文山擰著眉頭,拉過扶手椅,坐到李夏對面。
“大伯的事?”
剛才是秦先生把他叫過去的,李文山說有事,李夏頭一個就想到了大伯。
“不是,也算是。”李文山將秦先生說的事說了,“……先生說大伯也是剛知道,立刻就打發人過來說了,說是大伯說了,讓先生和我斟酌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