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陌和葉蘇都是驕傲的人,也都是強大的人,只是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因為驕傲而強大,還是因為強大而驕傲。
兩年前曾經有一場秋雨,他們曾經在爛柯寺裡相遇,然後戰鬥,各自驕傲的轉身,不看秋雨不看劍,因為佛宗的緣故,未曾盡興。
今天兩人再次相遇,各出一劍,平分了青峽前的秋色。
即將到來的是第三劍。
第三劍而已,看上去這場戰鬥剛剛開始,但無論是對戰的二人,還是在原野間觀戰的數十萬人,都感覺,這就是分勝負與生死的一劍。
十八年前在荒原上,在黑線的那端,因為冥王之子降世,葉蘇道心受激,施出了少年時期最強的一劍,把那株小樹斬成了五萬三千三百三十三片。
其後他周遊諸國,境界再增,手中的木劍變得越來越慢,由瞬間萬劍變成千劍、百劍,直至最後變成一劍。
因為一劍就夠了。
秋風大作,青峽前的天地氣息,彷彿受到了木劍的招引,自四面八方奔湧而來,天空裡灑落的陽光,被折射成怪異的形狀,有若萬馬奔騰。
受此震懾,無數金黃色的稻穀隨風而偃,向北而去,原野間生出一片金色的波浪,木劍行於稻浪之間,如疾舟前驅。
葉蘇不再停留原地,衣袂微飄,隨木劍而去。
稻海金浪推動著如舟的木劍,在磅礴天地元氣的作用下,越來越快,快要變成一道閃電,葉蘇的身形卻始終綴在劍影之後。
沒有人能夠飛這麼快。
御劍而行,始終只是傳說。
更準確地來說,除了夫子。世間連這種傳說都沒有。
葉蘇不是在御劍而行。
木劍是舟。
他就是舟上的人。
舟載著他。
而不是他在推動舟。
稻海里一陣狂風。
葉蘇消失無蹤。
下一刻,他便來到了君陌的身前。
他的手握住了木劍的柄。
屈膝,沉腰,直肘,不翻腕。
木劍刺向君陌的左胸。
無比明亮的聖潔神輝,在劍身上亮起。。
青峽上空的太陽,在他出劍之時,彷彿都黯淡了一分。
不是天啟。而是劍與天地融為了一體。
他把昊天的意志。盡數化成了自已的劍意。
這就是天意。
木劍之中有天意。
如何能避?
……
……
蘊著天意的木劍,比先前那道絕決的鐵劍更難回答。
生死可以無觀,天意不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