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老何談論收藏古玩的事情,那麼這頓飯,吃的就更加成功了。可以看得出來,老何是真心喜歡收藏,雖然也有那麼一點點附庸風雅的嫌疑,但比很多搞投機的人來說,老何算是喜愛收藏的了。
但老何一直以來都是自己玩收藏,自己摸索,沒有人指導;有道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連門都沒進,如何修行?也就是說,當你去遠行的時候,方向都錯了,怎麼能夠到達終點。
有人說,地球是圓的,我總能到達終點的。對,這個說法是沒錯的,但有個問題就是,萬一你還沒到達終點的時候,已經掛掉了呢?
老何雖然對於很多收藏的見解來說,雖然還沒說有很大的錯誤,但瞭解的一些都是表面的。就像一些看看書的人,以為自己學會了,就去賭石,老廖會告訴你,你就等著傾家蕩産吧,當然,運氣特別好的除外。
所以老何的觀點對於李志成來說,是一種折磨,而這種折磨還不能告訴當事人,因為收藏這東西,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誰一定是正確的。
李志成沒辦法,只好敷衍的說,哦,好之類的,如果遇到老何說的確實不錯的時候,才符合一兩句。
但就是想不到李志成的這一兩句,讓老何感覺到李志成撓到了自己癢處,將李志成引為自己的知己,說自己搞收藏這麼多年,終於能夠遇到一個知音了。
這主要是老何這幾年自己搞收藏,沒有真正進入收藏的圈子,人家也不會接受老何這種完全半吊子的“收藏家”,因為沒有共同話題。李志成也肯定,這個老何絕對這幾年沒少被別人騙錢。
而其他一些不搞收藏的人,又和老何聊不到收藏這一塊,所以導致老何這幾年一直都找不到知音。其實老何對老廖的想法,很像老廖對其他毛料商人的想法,都是五十步笑百步。
既然找到了一個知音,老何無論如何也要請李志成去他家坐坐,主要是看看他的收藏品。而老廖也在一旁起鬨,說:陳先生,你就答應去老何家看看吧,他這幾年可收藏了不少好東西,平時我們見這些東西一面都難,現在老廖要沾陳先生的光,到老何家見識見識。
李志成心想,如果好東西那麼好收藏,自己也不至於在大學四年的時候,有玉佩這個作弊器,還才收藏這麼一點點東西。李志成不用想,都知道老何肯定收藏了不少贗品。
本來李志成真的很不想去的,但老廖的一席話,讓李志成改變了主意,因為老廖說:陳先生,老何雖然是出版商,但和很多像我這樣的毛料商人關系都不錯,有些人可能不會賣我老廖面子,但他們都賣老何面子。
老何有點不高興的說道:老廖,你怎麼說起這個啊,除了你老廖,其他哪是賣我面子,分明是賣我兒子的面子。
老廖說道:老何,陳先生也是喜歡賭石的,要不然也不會和我老廖今天坐在這裡吃飯,而陳先生今天還幫了我兩件大忙,他如果到你那去看看,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原來老何只是感覺李志成和自己有共同話題,邀請李志成過去,也是存在炫耀的成分在,聽到老廖這麼一說,頓時來了興趣,問道:陳先生,你今天幫了老廖什麼大忙?這老小子平時可不會這麼誇人,你別看他好像和誰都打成一片,但實際高傲著呢。
李志成笑笑,說道:沒啥事,就是在老廖那買了幾塊毛料。
老何立馬不相信的說道:陳先生,你別和我打馬虎眼,如果是這樣,老廖絕對不會對你這麼推崇的。老廖,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老廖有點不確定的諮詢李志成,說道:陳先生,我可以說出來嗎?
李志成對這個老廖真的無語了,你都說道這裡了,還需要徵求自己的意見嗎?幸好這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說道:老廖,你自己決定,畢竟這些都是關系你自身的事情。
既然李志成已經同意,老廖就將李志成怎麼發現祖屋的一些問題,怎麼在毛料庫房發現神龕的事情,慢慢細說了一遍。
老何看向李志成的眼光完全就不一樣了,自己也去過老廖祖屋不少次數的了,每次自己總覺得老廖的祖屋有一些不妥,但不妥在哪裡,自己根本看不出來,聽老廖這麼一說,好像真是這麼一回事。
感覺自己今天真是見到高人了,至於神龕是否真是古董,那已經不用去確認了,畢竟這東西是老廖奶奶傳下來的,老廖都這個年紀,想來歲月也不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