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斯托弗·諾蘭就說,要先看劇本,如果決定接了,還要約愛德華·諾頓來試鏡。
行啊,沒問題。
然後是《芝加哥》的選角問題。
尼古拉斯·希特納還是不想要奧黛麗,倒是對查理茲比較滿意,查理茲有多年芭蕾舞經驗,跳舞是沒問題,但她唱功不行;要說能跳又能唱的,當然還是奧黛麗各方面都最合適。
然後是比利·弗林的演員。希特納想找約翰·屈伏塔,但他拒絕了。又找了澳大利亞演員休·傑克曼,他也拒絕了。
希特納又找了一大堆女演員來試鏡,包括麥當娜。最早芝加哥劇本剛定初稿的時候,也找過麥當娜,但她最後選了《貝隆夫人》。而芝加哥的劇本一改再改,她早已失去興趣。
到了4月底,希特納退出芝加哥專案。哈維·韋恩斯坦又陷入尋找合適導演的困境中。
5月的第一週,奧黛麗再次前往紐西蘭。
《the ord of the rings》的第三部已經拍到最後一個重要場景:剛鐸之戰。之前他們拍完了黑門之戰,緊接著就開始拍剛鐸之戰。
奧黛麗扮演的洛汗王女伊爾玟堅毅勇敢,偷偷上了戰場。
這場大戰拍起來耗時很久,大部分時候演員都在綠幕前表演,後期特效無數。
因為奧黛麗功夫底子不錯,彼得·傑克遜也沒有浪費,給她加了不少打鬥動作。伊爾玟最重要的一場戲是打敗戒靈,這場戲拍了一週,從伊爾玟為了保護叔叔希優頓攔在戒靈前面、砍了黑翼龍的腦袋開始,到伊爾玟把頭盔一摘,一劍捅死了戒靈,然後艱難的在地下爬著、要拿到武器殺死追擊她的半獸人,最後還是不得不眼看著叔叔死去。
奧黛麗一點也不介意戴著頭盔不能露臉,也不介意在地上爬著弄得一臉灰,每天累得不行不行的。
收工了就趕緊回去洗澡睡覺,射箭都不練了,累得舉不動弓。
伊利亞週末喊她去奧克蘭玩,她不想動,只想躺著。伊利亞硬是把她拖走了。
“ei,你這個小壞蛋!”她胡亂揉著伊利亞的頭發。
“別總是睡覺,會越來越累的!”伊利亞一本正經的說:“你看奧利!他就不用睡這麼多!”
奧蘭多·布魯姆不滿的說:“ei!放我回去睡覺!”他比奧黛麗戲份多,幾場大戰都有他,累到虛脫好嗎!
被迫在奧克蘭街頭轉悠,還真精神起來了,雖然還是不想走路。伊利亞和霍位元們弄了雙人腳踏車,輪流騎車帶著她。後來不知怎麼就變成奧蘭多帶著奧黛麗。
但配合的不好,摔了兩次之後,奧黛麗叫他讓開,自己坐前面,讓奧蘭多坐後面。
“你手臂沒力氣還是怎麼了?”沒好氣的說:“腳踏車這麼簡單的東西,單人的會騎,雙人的就不知道怎麼走了嗎?不許跟我扭著來!再摔我就打你了!”
伊利亞和霍位元們在一邊都要笑死了。
他們在路邊的冰淇淋店裡買了甜筒,一人一隻。雖然紐西蘭的5月是秋天,但奧克蘭並不冷,室外溫度仍然有20攝氏度左右。奧黛麗仍然可以穿著長裙,早晚只需多加一家薄毛衣。她把薄毛衣紮在腰上,金發閃閃披在背後,說她是高中生也一點沒問題。
奧蘭多不像她上次來的時候那樣故意躲著她了,大概是他終於想明白,她對他沒興趣。或者至少現在沒興趣。奧黛麗並不在意他的態度變化,每天工作累得根本想不到其他,管他想什麼。
她跟奧蘭多基本沒有對手戲,有對手戲的卡爾·厄本和維果·莫滕森都挺照顧她,她不嬌氣又敬業,演技也足夠用,她在外景地待的挺高興的。維果和卡爾還教她騎馬,發現她騎術還不錯,有時候就帶她跑遠點,紐西蘭的風景很不錯,除了紐西蘭本地演員之外,外國演員包括澳大利亞來的幾個演員,都很熱衷往外景地周邊溜達。
奧蘭多就說:“維果想買下他現在騎的那匹馬。我也想買我那匹馬。”他們已經放棄了雙人腳踏車,坐在路邊的長椅上,一邊吃著冰淇淋。
“好啊,能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