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會的,他不會給她動搖的機會。
當晚,凱特、萊昂納多都沒得獎,但奧黛麗憑《y heart i go on》拿了最佳電影歌曲獎,《泰坦尼克號》也拿了最佳戲劇電影獎。
奧黛麗是當晚最年輕的獲獎者,當然是驕傲得不得了了。《泰坦尼克號》確實能給人近乎無限的加成,她也十分真誠的感謝卡梅隆最後還是選用了她寫的歌。卡梅隆也在獲獎致詞裡感謝了奧黛麗,稱她在一片唱衰聲中堅定的支援了他,眼光和勇氣都令人贊賞。
頒獎典禮後臺,奧黛麗手拿兩個金球獎獎杯,與卡梅隆、凱特、萊昂納多合影。作曲的英國音樂家沒來,她幫他領了獎。
馬特·達蒙雖然無緣最佳男主角,卻跟本一起拿到了最佳編劇獎,也是風光無限了。奧黛麗收起金球獎獎杯,又去跟男朋友和他的小夥伴合影。三個人笑得開心又得意,是今晚最耀眼的小星星。
頒獎典禮過後,又去了慶祝派對。金球獎號稱“奧斯卡前站”,不出意外的話,馬特·達蒙和本·阿弗萊克會提名最佳原創劇本,奧黛麗也會被提名最佳電影歌曲。
忽略人品問題的話,哈維·韋恩斯坦確實業務能力挺強,能在《泰坦尼克號》的強大攻勢下,賣力營銷馬特和本,放棄了明顯實力不足的最佳男主角獎項,全面爭取機會更大的最佳劇本獎,事實證明這個路線是成功的。之後的奧斯卡他也會這麼繼續營銷。獲得金球獎和奧斯卡對電影票房有顯著提升,這已經被市場證明瞭。
為了錢,他是會忍耐一下奧黛麗對他的訛詐的。
詹姆斯·卡梅隆沒有直接跟奧黛麗說過韋恩斯坦的人品問題,但對她說過最好盡量避免再次跟韋恩斯坦合作,這人做事不地道,跟他合作要先做好會被他坑一把的心理準備。韋恩斯坦很懂看人下菜碟,他一般不跟業內大腕合作,即使合作了,條件給的也相當優厚,但對於不怎麼有名的導演和演員,就盡可能的壓榨他們的剩餘價值。奧黛麗盡管聰明、眼光好、有魄力,但畢竟還年輕,在好萊塢是個新嫩,還是盡量不要跟這種人多打交道比較安全。
好萊塢雖然無賴多,不要臉的也多,但論起既無賴又不要臉又猥瑣的,哈維·韋恩斯坦也算是佼佼者了。
派對上,韋恩斯坦也跟她套近乎,想知道她下一個投資專案是什麼。已經有人知道她上次問過二十世紀福克斯有沒有合作意向,但被福克斯拒絕了。
“那個啊,”奧黛麗笑笑,“你做不起來的。”
“我們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拿出你的策劃書,我先看看。”
“你做不了。那個超過你的能力範圍。”
“你是覺得我能力不足?”韋恩斯坦頗有些惱火:太小看人了!
“不,主要問題是米拉麥克斯資金不足。”奧黛麗已經有了計劃,實在不行冰鳳凰可以自己拍,然後跟六大公司談發行。她現在流動資金不是問題,又不像其他獨立製片公司那樣同時在做很多專案,冰鳳凰影業發展到現在,仍然還是個小型公司。
米拉麥克斯目前是迪斯尼下屬的獨立子公司,專注藝術電影和獨立電影,口碑不錯,推出過《性、謊言、錄影帶》、《哭泣的遊戲》、《我的左腳》這種劇情片、《英國病人》這種藝術片、《殺出個黎明》、《低俗小說》這種cut片。《英國病人》去年在奧斯卡大獲全勝,12項提名,獲得其中9個獎項,原投資商二十世紀福克斯捶胸頓足,米拉麥克斯笑到合不攏嘴。
作者有話要說: 話不投機半句多,見面不會大打出手了,但也不會多說。
小修了一下票房數字。
《英國病人》原是二十世紀福克斯投資,後來福克斯撤資,米拉麥克斯投資。
米拉麥克斯投資出品:
馬特·達蒙《心靈捕手》、《賭王》、《天才雷普利》、《駿馬》、《格林兄弟》
本·阿弗萊克《心靈捕手》、《莎翁情史》
萊昂納多《馬文的房間》、《名人》、《紐約黑幫》、《飛行家》、
查理茲·塞隆《名人》、《蘋果酒屋法則》
約翰尼·德普《情迷巧克力》、《尋找夢幻島》
伊萬·麥格雷戈《猜火車》
基努·裡維斯的《小活佛》的美國發行公司是米拉麥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