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後,他們去了聖蓋博山別墅。
奧黛麗很少住這邊,一應事務交給專門的物業公司管理,室內清潔、室外澆灌、樹木修剪、道路維護、泳池清理。
奧黛麗換了泳衣,跳下泳池遊了幾個來回。馬特沒有泳褲可換,穿著長褲跳了進去。
奧黛麗直笑,“你這樣能游泳嗎?”
他就去解皮帶。
“要我幫你嗎?”奧黛麗湊過去吻了他一下。
長褲在一旁浮起。
“還要再脫嗎?”他有點害羞的問。
奧黛麗笑著遊開了。
他們在泳池裡玩了很久,頭發弄得濕漉漉的,最後兩人都渾身赤裸。
“奧黛麗,”他吻著她,“現在我們是在戀愛嗎?”
“你說呢?”
“不行,你得明白的說,說‘馬特,你是我的男朋友’。”
“馬特,你是我的男朋友。”她嫵媚的微笑。
他滿意了,“honey,我愛你。”
奧黛麗沒有回應。她離開了泳池,裹上浴巾,進了屋。
馬特又有些懊惱了。
奧黛麗又去了一趟舊金山,把推遲的演唱會唱完了。“奧黛麗與她的父親之不得不說的故事”在媒體上零星的登了幾天後續訊息,8月31日,英國戴安娜王妃在巴黎車禍身亡,全球媒體的注意力全都放在這條重磅新聞上,包括美國的媒體。
這件事情就算過去了。
9月,奧黛麗回到加州理工,註冊開學。
原定7月上映的《泰坦尼克號》推遲到9月上映,沒到9月就又推遲到11月上映,接著再次推遲到12月,院線排片定在12月下旬。
後期製作還在趕日程,冰鳳凰影業又打了1500萬進賬戶;羅薩裡託的大船也在開工,僱傭了一幫工人將那半邊船體造出來。二十世紀福克斯雖然不知道她為什麼腦抽買了船,但堅決要求插一腳,就用地皮參股。奧黛麗本來也沒想挪動這條船,保持原地不動,請了設計師仔細規劃,參照迪斯尼樂園,要打造成一個旅遊景點。然後又去跟蒂華納當地政府談判,拿到了優惠的稅收。
冰鳳凰的員工陸續增加,快速成長,同時在做好幾個專案,奧黛麗每週至少要去開一次會。《the atrix》因為簽到了男主角基努·裡維斯,在華納兄弟影業那兒也迅速透過專案,華納先給了1000萬,沃卓斯基兄弟開始前期工作,他們從香港找來了武術指導袁和平,袁和平帶了自己的團隊到洛杉磯,然後租了練功房,準備在10月份開始訓練演員。
《造雨人》與《心靈捕手》則都預定在12月上映,為的是趕上奧斯卡的初選截止日期。但因為兩部片的男主角都是馬特·達蒙,《造雨人》決定提前一個月上映,以便跟《心靈捕手》錯開檔期。最後《心靈捕手》定檔1998年1月9日,但首映是在12月初,這樣也能趕在奧斯卡初選截止日之前。
《造雨人》、《心靈捕手》的預告片相繼釋出。沒多久,《拯救大兵瑞恩》的一些片場照也出現在雜志上。這部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二戰電影6月份開拍,8月底殺青,馬特·達蒙在這部影片裡扮演那個被救計程車兵瑞恩。7月他回了波士頓幾天,緊接著就去了英國外景地,8月底才剛回洛杉磯。
接連拍了3部電影的馬特·達蒙成了好萊塢的新寵,還都是跟一些名導演合作,一時間他成了人人都想認識的明星,尤其他還是奧黛麗的男友。他的經紀人對此一點意見都沒有:這話題性和熱度簡直是肉眼可見的蹭蹭上升啊。
馬特·達蒙成了1997年下半年曝光度最高的青年男演員,各種採訪、內頁造型照、街拍,各種娛樂雜志報紙輪番上。
奧黛麗一樣也沒少新聞。目前最多的新聞集中在《泰坦尼克號》上面,稱她的5000萬要打水漂了,回本都很難。即使預告片已經送到福克斯大佬們的桌上,但還是沒人看好。
9月份,奧黛麗專門去找了一次詹姆斯·卡梅隆,拿出合約,把《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創作權拿了回來。卡梅隆本來不想要歌曲,但誰叫人家是掏錢的主呢,只好向萬惡的金錢勢力低頭。最後說好,要是覺得合適,就用;要是覺得不合適,他會堅持不用的。
作者有話要說: 《造雨人》、《心靈捕手》都去了98年的第48屆柏林電影節,《造雨人》非競賽單元,《心靈捕手》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入圍。張國榮是該屆評委之一。然後馬特·達蒙是拿了個siver bear for an outstanding singe achieveent,搜了一下說是“銀熊傑出成就獎”,似乎是給他這個編劇的獎,不限型別,97年這個獎的得主是個波蘭音樂家。
似乎這種美國群眾喜聞樂見的影片很不討歐洲電影節的歡心。比起來《羅密歐與朱麗葉》居然拿了兩個獎還是很厲害的。那屆評委一定也很喜歡嫩嫩美美的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