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準證實,“是有的,不過那兩個小門要到裡面才能看到。”
“真的?”周梓君將信將疑,又問陳子邇:“你不是說你也是第一次來麼?你怎麼知道?”
陳子邇回答說:“我沒來過,但我知道午門是一種典型的‘明三暗五’的建築風格,從午門的正面看是三個門,進了裡面看就是五個門,不信你待會兒進去瞧瞧。”
不久,三人過午門,這算是正式進了紫禁城了。周梓君到裡面一看果真有五個門,不禁對陳子邇更加佩服。
過了午門之後,跨過內金水河,這時候視野頓時開闊,可以看到一個大大的廣場,視野中出現一個宮殿式的大門:太和門。
太和門兩旁各設有一個青銅獅子,還號稱中華第一獅。
紫禁城的巍峨與壯闊第一次展現在了三人面前。
這裡的面積太大,一個宮殿接一個宮殿,一個廣場挨一個廣場。這不,過了太和門之後又是一個更大的廣場,然後便可以看到紫禁城裡最大最高的宮殿:太和殿!
周梓君忍不住‘哇’了一聲,“這麼壯觀,你看下面的漢白玉石階,有三層!還雕刻著那麼多龍頭!”
陳子邇說:“確實很震撼,據說這是當時京城最高的建築了,那麼大的一個宮殿建在三層漢白玉石階上,神奇。”
邵準說:“這是皇上上朝的地方,肯定是要氣派一點的。”
陳子邇點頭,“我們平時俗稱的金鑾殿說的就是太和殿,這是紫禁城裡地位最高的殿了,我們祖先喜歡用九這個數字,表示極、大。可是太和殿的殿簷上卻有十個走獸,由此可見這個宮殿的地位之高!”
周梓君奇道:“你又沒去看,你又知道是十個?”
她跑過去數了數,果真是十個走獸。再看身後慢慢走過來的陳子邇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心中已是小鹿亂撞:他怎麼什麼都知道?
陳子邇好奇龍椅長什麼模樣,他加快速度去看了看。
太和殿的內部內容就多了,簷下施以密集的鬥栱,室內外梁枋上飾以級別最高的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
陳子邇視力極好,他能看到的很多,即使裡面有些暗。
周梓君卻難受:“太暗了,看不太清楚龍椅啊。”
邵準在一旁解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光照會傷害到文物,只能暗一點了。其實今天還不錯,陽光不算太烈。這殿裡是外面陽光越大,裡面越暗,今天可以看到的算多的了。”
陳子邇看著上方的龍紋寶座,不禁想象坐在上面的人在特定的年代該是多麼的尊貴。
反正都是穿越,怎麼不給自己穿到古代當個皇帝爽一把?
三人離開太和殿,再往前走去。
可以看出宮殿明顯比太和殿小了,前面看到的分別是中和殿和保和殿,到這裡為止,由三大殿構成了所謂的前宮。
陳子邇再為周梓君解釋這兩座宮殿的用處。
再往前一直朝裡走,可以看到乾清宮。
這個名字周梓君有點印象,電視劇裡提到過的。
陳子邇說:“乾清宮是順治和康熙兩位皇帝的寢宮,只是到了雍正,他搬到了養心殿,後面的歷代皇帝就都以養心殿為寢宮,不住在乾清宮了。”
過了這裡,就可以到達一個名詞出現率極高的地方——後宮。
後宮不如前宮那麼寬敞壯闊,也沒有那麼多的廣場,都是一座座小宮殿連著,陳子邇還看到了儲秀宮,也就是慈禧太後住的地方,她還在這裡生下同治皇帝,還有坤寧宮,這是明朝時皇後的寢宮。
故宮裡面的景物實在是多,包括‘珍妃井’,這名字的由來陳子邇也為周梓君講解了,還有最後面的禦花園。
周梓君最喜歡這裡,她說:“總是在電視裡看到什麼禦花園,今天我也親自來瞧瞧。”
禦花園裡草木假石甚多,景色也不錯,但要說大卻不那麼大,又或許是開有一部分沒開放。
總之陳子邇看到的規模,讓他不理解禦花園裡迷路的宮女和皇帝是怎麼偶遇的。
故宮很大,三人一直參觀到下午四點的時候才出來,周梓君直呼過癮,陳子邇也覺得很不錯。
而燕京已經是五六百年的首都了,景點又何止是故宮?
後面幾日,陳子邇又和周梓君去了頤和園,領略了頤和園的美景,還有圓明園,就在邵準學校的邊上。
當然也少不了公主墳,還有八達嶺長城,主席紀念堂,最後他們看了明十三陵。
10月6號下午,陳子邇啟程返回中海。這個時候,周梓君已經累的癱掉了。旅遊是很累人的一件事,她肯定切身體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