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茂師在旁笑著給補了一句:“最好也不說他們的壞話。”
凌然由此站住了:“隨便講什麼都行?”
“對的。”杜科的醫藥代表連忙點頭。
這是標準的高階醫生的待遇了。在中國,大型醫藥公司如默沙東,每年給醫生們開的所謂的學術討論會就超過了1萬場,這麼多場的學術討論會,自然不能全做命題作文,而且,命題作文也是沒意義的。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如果醫藥公司是搞廣告宣講會,小醫生們或許出於好奇,或許是為了蹭幾頓免費午餐,還會去上幾場,高階別的醫生肯定是越去越少的。
所以,醫藥公司的學術討論會發展到今天,基本是真的做成了學術討論會。當然,套路還是有的。
譬如杜科邀請凌然,也是因為凌然經常有用他們的縫線。那他們請凌然做示範手術,做相關的演講,只要凌然帶著他們的縫線一起說,那就已經是潛移默化的廣告了。
這就好像是一個做菜的影片,裡面如果用了海天的醬油,太太樂的雞精,那學著影片做菜的觀眾,如果需要買醬油和雞精的話,總歸是要考慮這兩個品牌的。
而在手術室裡,材料和儀器的差距更大,初學者如果不是條件限制的話,多半會從複製前輩的經驗開始做起來,沒有誰會沒事找事的從一開始,就替換一應產品的,尤其是新手,說不準就將高筋粉換成了低筋粉,到時候手術做不下來,那可是真的下不了臺了。
至於說,一個醫生將一個術式做熟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了,開始選擇和替換自己喜歡的儀器裝置耗材了,醫藥公司也沒什麼虧損的,尤其是大型醫藥公司,可以提供的產品的型號非常多,不說肉爛在鍋裡,品牌效應終究是存在的。
凌然有些猶豫的揉著下巴,他週末原本就傾向於去院外做飛刀之類的手術,在市內參加學術會議,順便做兩場手術,也是可以做為選擇的,畢竟省去了飛來飛去的功夫……
不過,如果只做兩場手術的話,比起去飛刀的手術量又小了,凌然不禁開始考慮,節省下來的時間,要分配到哪裡去。
“凌醫生,現在有名的醫生,都願意去給學術會議演講的,這也是讓大家認識您的途徑不是,否則,醫生們平時都在各自醫院裡待著,想要認識,也都認識不了。認識的人多了,才會介紹來更多的病人,以及出去做教學手術的機會吧。”黃茂師在凌然跟前,也都晃悠了兩三年的時間了,此時一開口,就說到了凌然感興趣的話題。
對醫生來說,名與利是分不開的,有名的醫生自然會有利,有利卻不一定會有名,這就讓醫生們對名利的追求,從一開始,就偏向於名。
名醫名醫,首先就要顯得出名聲。
而在現代社會,想做名醫,光靠患者的口口相傳,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或許,這也是現代醫患關係枯萎的原點。
黃茂師很清楚的知道,凌然就是那種喜歡做手術的人,三言兩語間,就讓凌然瞭解了參加學術會議的意義。
“好吧,我去看看。”凌然想了想,又問旁邊杜科的醫藥代表:“任何話題都可以?”
“是,您想說什麼都行。”杜科的醫藥代表謙卑著笑,答應的分外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