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民知道病人家屬的狀況,點點頭,道:“馬上就出來了,一會護士會到病房給你們宣講,之前說的也都記下了吧?”
“記下了。”病人家屬趕緊點頭。
“行,都回去吧,手術順利,沒事。”張安民有點著急回去見凌然,但是看幾個家屬的模樣,也不好立刻就走。
好在病人很快被送了出來。
住院醫給縫的肚臍眼,沒什麼難度的工作,只是稱不上漂亮罷了。
“好了,跟著護士回病房,都上點心。”張安民安排了兩句,連忙回了手術區。
凌然此時已經將病人資料和影像片都看了一遍。
他的膽囊切除術是自己練的,水平剛過系統評價的“入門”級,比起專精都還差一截,在雲醫就相當於高年資的住院醫的水平,唯有附加了腹腔解剖等技能之後,才會稍好一些。
但在肝切除方面,凌然是妥妥的大師級,放在雲醫……雲醫是沒有對標的。
雲醫的肝膽外科主任賀遠征,肝切除術的技能等級,對標凌然,也不過就是高階專精罷了。
看著電腦裡的資訊,凌然腦海中已經開始模擬巨大腫瘤的切除了。
“凌醫生。”張安民小跑著過來了。
“怎麼沒有給病人做核磁共振?”凌然劈頭先是一個問句。
張安民喘了口氣,忙道:“病人只有新農合的保險,核磁共振的報銷比例比較低,患者的意思,是能不做就不做。”
“必須做。”凌然毫不猶豫的道:“左慈典,你去跟家屬談。”
剛剛進門的左慈典愣了一下,暢快的點了頭:“沒問題。”
對他來說,家屬談話還是相對簡單的。
畢竟,在醫患談話中,刨去情感上的各種波動以外,醫生是具有談話主動權的。
單單是保險報銷或者費用等方面的問題,醫生強調的話,病人總歸還是會同意的。
治病救人,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或者廉價的工作。
說完一事,左慈典轉瞬又道:“溝通方面,賀主任原則上同意,這個病人交給咱們來做手術。”
凌然“哦”的一聲,算是知道了。
張安民很不安心的問:“原則上是什麼意思?”
“病人還是留在肝膽外科,另外,賀主任的意思,他想參與手術。”左慈典看看凌然。
“可以,他當一助。”凌然不反感有送上門的勞動力。
這麼大的肝腫瘤,一助要承擔的責任是非常重的,不再是左慈典或者呂文斌這樣的小住院就能頂得起來的。
張安民有點可惜的低低頭,也沒敢說話。
這個手術的難度原本就很高,對賀遠征都可以算是挑戰了。
這麼大的肝部腫瘤,放在非頂尖的醫生手裡,最正常的選擇就是做肝移植——再好的移植肝都比不上自己的,供體還非常難得。而不做手術剝離的原因,主要就是手術難,生存率低……
凌然如果讓張安民上手術,他固然是要樂壞。凌然不說,張安民也不敢毛遂自薦。
這活計,可不好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