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帶來的好處,就是霍從軍不用站在最前,接待領導。
帶來的壞處,就是霍從軍現在不能站在最前,接待湯局長。
“老霍。”周副院長突然招招手。
霍從軍驚喜的站出來,問:“有急診?”
正在了聊天的幾人不由的笑了出聲。
“我們霍主任就是比較直爽的個性。”院長先打圓場,再對霍從軍道:“這位王主任,是來找凌然做手術的。半月板成形術。”
“半月板成形術?”
“聽說凌然凌醫生的半月板手術做的特別好,我就過來了。”王主任面帶微笑,還向前欠了欠身。
“膝關節鏡的手術,凌然最近是有在做。”霍從軍不由的卡殼了。
他最近一段時間,都在跑急診中心,沒有多少時間呆在醫院裡,所以,他知道凌然跟腱修補術是做起來了,斷指和肌腱做的一如既往的好,至於膝關節鏡做的怎麼樣……他雖然也按照凌然的要求,在幫忙聯絡病例,最終效果,卻是從下面人口中聽來的。
照正常的思路,各種腔鏡是現在年輕醫生研習的重點。不僅是各種腔鏡的效果好,最重要的是,腔鏡讓年輕醫生們避開了與高年資醫生的激烈競爭。
同樣是膝關節手術,若是想要做開關節手術的話,非得到30多歲的主治,才有上手的機會,要做的熟練做的好,做出聲望和效果來,那就得到四五十歲了。而在此之前做開關節手術的醫生們,那些五十多歲的副主任醫師,甚至60歲的主任醫師們,依舊還在做手術,並每天消耗大量的病例。
換成膝關節鏡的話,45歲的醫生基本就是資歷最深的了,20多歲的住院醫或者低年資主治,都有機會上手,加上現在願意做腔鏡的病人越來越多,這就是一片充滿希望的藍海。
所以,凌然選擇學習一種關節鏡,對於霍從軍來說,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甚至是有點自然而然的選擇。
可要說做的有多好……正常來說,就做了幾個月關節鏡手術的醫生,水平能有多好呢?
除非,該醫生向來都很超常……
想到此處,霍從軍的語氣變的肯定了一些:“凌然最近做了有超過100例膝關節鏡手術了,成功率非常高。”
話出了口,霍從軍才是悚然一驚。
凌然做關節鏡手術,都做了100多例了?
關節鏡手術做起來不費多少時間,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手術時間很常見,許多醫生都能用很短的時間積累到100例。
但是,手術就是手術,最簡單的手術背後,至少也寄託著一顆患者的耳屎,做了100例出來,那就是100例的經驗,就不是入門選手了。
如此想來,霍從軍也是自信起來。
凌然這樣的傢伙,做100例和別人做100例,想必是不同的。
“咱們要不先做檢查,據我所知,凌然看核磁共振是一絕?”院長別的不知道,對於醫學流傳的小道訊息還是頗為關注的。
“是,凌然看磁共振片的功力像是天生的。”霍從軍說到自己瞭解的部分,表情輕鬆起來。
“有的人是很擅長看片的。”
“凌然的手術做的也是確實好。”
“成功率很高,預後也非常好。”
幾名主任級的醫生,順勢捧了凌然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