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文看到的時候,想了想,影片距離並不是很遠,比他原來跟黛西之間的距離,還要稍微近一點,拍攝者可能是黛西的藝術團成員,也可能是其它表演者的成員。
“我的上帝,那是個華國人,還是華裔?他的英語簡直比我還好。。。”
“天哪,他是菲戈爾的學生麼?如此豐富的罵人詞彙,簡直是我生平僅見。”
“美國人總說自己至少在語言上,比他們的華人留學生更棒。現在,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多麼自欺欺人的藉口。”
這些歪樓的歪果仁,當然並不是主要的回複,大量的回複,還是針對林海文的。
“太粗魯了,對一位女士說這些話,簡直讓人作嘔。”
“如果不是後來那個年輕女孩出來阻止,我認為他一定是打算罵到女人暈厥過去。”
“《千手觀音》?如果它的創作者是這樣一個人,我完全不認為它值得一看。”
“我敢打賭,這個人一定是利用那些美麗的聾啞人女孩在謀取名聲和利益。”
“滾回華國去,惡心的人。”
不得不說,林海文的罵戰太過於精彩了,以至於這個影片的熱度迅速飆高起來,加上在紐約表演結束的《千手觀音》,同樣熱度超高——很快,事件就延燒到了電視媒體和報紙上。
“《千手觀音》創作者後臺辱罵事件,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劇烈風波。網民普遍呼籲,不應該讓這樣的人在美國繼續收獲美金和名聲,應該立即讓他離開美國。”一向保守的福克斯新聞,迅速響應了網民:“在這段影片中,可以看到林海文,對另一位女性,使用了大量的侮辱性詞彙——是的,消音措施讓你無法感知這一切,如果你想要知道,可以在網上搜尋一下。那是一段噩夢般的影片,我想,對於那個女士來說,毫無疑問是一段真正的噩夢經歷。”
還有《紐約時報》——是的,林海文沒有想到,他頭一次登陸這家世界性的大報紙,是在這樣一個前提下面。
“從備受贊譽到千夫所指,華國的天才少年經歷黑色一週”
“華國舞臺節目《千手觀音》在來到美國之後,完成了華盛頓和紐約的兩場表演,幾乎獲得了一致性的好評和贊美。接下來,按照計劃,他們應該還有波士頓、洛杉磯和西雅圖的表演。但在林海文辱罵事件爆出之後,本報聯絡了以上三個城市的舉辦方,其中,洛杉磯和西雅圖,都表示在研究中,只有波士頓方面說將會如常舉行表演。”
林海文和團隊仍然在紐約,他跟殷麗他們道歉之後,回到房間開始和各個方面聯系。
波士頓是下一站,紐約結束後,就是波士頓,對方給了他肯定的回複。
“放心,波士頓人不愛抗議,而且也沒什麼可抗議的。沒有種族歧視,沒有性別歧視,也沒有殘疾人歧視、職業歧視等等,你只是罵的,呃,比較豐富而已。放心,不會有問題的,我們的票務也沒有問題。”
“好的,給您帶來的麻煩,我很抱歉。”
“不必如此,林,在美國,你總是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犯了眾怒了。”對方很樂呵,“而且,你的話真的——非常精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