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李植看著水田裡鬱郁蔥蔥的禾苗,朝鄭暉問道:“如今新竹有多少人了?”
鄭暉答道:“大都督,如今新竹有各色人員一萬五千多人。其中農民一萬二千人,三千七百人分了田,開始耕作。剩下八千多農民還沒有田,這些農民每個月發二兩銀子月錢,在修建灌溉水渠。另有陷陣團士兵一千人,也在幫助農民修灌溉水渠。有泥瓦匠兩千人,在為農民修屋子。最後還有一些燒石灰和磚瓦的匠人。”
李植點頭,問道:“如今造了多少間屋子了?”
“如今已經造了磚瓦屋子六千多間。除了兩千新到農民還住在帳篷裡外,其他人員已經全部住進磚瓦屋子中。”
李植點了點頭,繼續往前面騎去。
……
趙老三是報名到小琉球墾荒的第一批人。
報名的時候,他也不知道小琉球是什麼地方,只聽人說是南方的一個大島,上面有野人。報名的範家莊吏員說開荒的人是做大都督的佃農,每人分二十畝佃田。
趙老三是知道大都督的佃農有多富的。他的一個堂叔就在靜海縣種大都督的私田,現在富得流油。堂叔三十多歲了,膝下已經有一兒一女,卻還張羅著要再生一個兒子,說養得起。
趙老三以前想做大都督的佃農,但是那要老佃農做保。趙老三的堂叔有好多親戚要保,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輪到幫趙老三做保。
趙老三過得苦,他在郭家地主家佃租十三畝旱田,和媳婦二人住在兩間土屋子裡,過著緊巴巴的日子,一年到頭也賺不到一件新衣服,每年都有一兩個月要吃糠稀。成親三年,趙老三都不敢和媳婦合房,就怕生了孩子出來白白餓死。
他眼巴巴地看著堂叔家的富裕,十分地羨慕。
但是今年機會來了,趙老三那天聽村裡讀過書的人說大將軍招人開荒小琉球,不需要人做保。他想都沒有想,第一個沖到報名點摁了手印。趙老三和那個負責報名的範家莊吏員好說歹說,說如果開動了一定把自己第一個帶上。
不知道是不是趙老三的熱情感動了那個報名的吏員,還是趙老三和媳婦兩人年輕力壯符合大都督的標準,大都督真的第一批把趙老三帶到了小琉球——現在被大都督叫作臺灣的大島。
來臺灣的船上很顛簸,趙老三吐了三、四次,趙老三的媳婦也吐了好幾次。不過兩人都沒有怨言,好不容易有了跟著大都督幹的機會,趙老三不會因為這一點顛簸就打退堂鼓。
到了臺灣,下了船,趙老三發現這臺灣島是一個十分富饒的地方。
成片的樹林,成群的野鹿,一條小河穿越其中。站在紮營地的小山上望過去,小河兩岸是一望無垠的平原。這顯然是一個耕田的好地方,把那些樹林一燒,就是最好的農田,這地方種的莊稼一定會有好收成。到達臺灣的當天晚上,趙老三就和媳婦在帳篷裡又蹦又跳。
一起來的開荒農民們被趙老三感染,那天晚上都蹦呀跳呀鬧了起來。大家圍在火堆邊,憧憬著未來的好生活,一個個都是興高采烈的。
後來的事情很順利,指揮使鄭暉大人指揮大家燒荒開墾新田,修建灌溉水渠,其間還打退了一次生番,一次紅毛。畢竟這臺灣島如此富饒,覬覦爭奪的人還是很多的。
指揮使打生番和紅毛的時候,趙老三幾次和指揮使說,給自己一把刀,自己也和那些大兵一起戰鬥。指揮使當時沒有理睬趙老三,叫趙老三一邊去,但過後卻對趙老三高看了一眼。分房子的時候,指揮使第一個分給了趙老三。
趙老三到臺灣兩個月,就分到了一間磚瓦房子。這可是刮風下雨都不漏水的房子,趙老三隻有每年交租時候在縉紳郭老爺家進過這樣的屋子,在靜海縣堂叔家走親戚時候睡過一晚這種磚瓦房子。趙老三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也住上了這樣的好房子。
屋子外面還帶有一個廁所,十分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