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貴看見何老二這麼早就來了,笑道:“何老二,我這還沒開爐呢,你就來了?”
何老二殷勤地說道:“師父,我是來看看你家修房子的事情,看我有什麼可以幫上忙的地方。”
聽到何老二的話,沈大貴笑了笑,親熱地說道:“來,來,看看。要你幫忙地方多著呢!”
雖然沈大貴這麼說,但其實沈大貴的院子已經基本修好,並不需要什麼幫忙。沈大貴拉著何老二看了一圈,只見他院子裡幾個泥瓦匠來回穿梭糊牆貼瓦,兩人只是看了個熱鬧。
看了一刻鐘,沈大貴的另一個學徒也來了。
沈大貴說道:“既然你倆都來了,我們就開爐做步槍把!我在前面示範,你兩在旁邊仔細看著。”想了想,沈大貴說道:“你們也是老鐵匠了,敲打出一根粗槍管恐怕你們都懂得如何敲,但是你們知道如何把槍管內膛磨直嗎?”
何老二聽到沈大貴這句問話,就知道沈大貴是全心全意教授絲毫不準備藏私了,不禁心裡一喜。
“還請師父教授!”
沈大貴點了點頭,說道:“用鑽頭每磨一次內膛,就要舉起槍管對著光亮處瞄一下,看能不能看個通透。如果不能看通透,就要用錘子敲打擋住光線的部位,把擋住光線的部位敲直,直到整個槍管內膛是筆直的為止,然後再用粗一些的鑽頭再磨!”
“這裡面的訣竅,要動手做過才明白。今天是第一天,你們兩人先看我操作!”
……
張羅完了步槍打造的事情,李植就開始招募士兵了。在明末這年頭沒有武力,賺再多銀子也是空中樓閣,遲早要被韃子和流賊掠去。
李植有心把肥皂作坊和紡織工廠都搬到範家莊來,放在自己管理的地方,這樣保密工作好做,也更加安全。不過範家莊太小了,莊裡已經沒有空閑的房屋,無法容納近兩千工人和家屬住下來。所以李植首先要做的是貼著範家莊興建一個新城,在新城裡建設廠房和住宅容納工人。
建新城的事情李植已經請示過天津巡撫賀世壽。賀世壽收了李植的銀子以後對李植是很關照的,聽說李植要用私人銀子建設新城加強天津的防衛,他很贊賞。賀世壽專門讓巡撫衙門開了一封擴建範家莊城牆的行文交給李植,還讓李植需要什麼幫助就跟他說。
李植倒是不需要賀世壽提供什麼幫助,只需要賀世壽同意這件事情,沒有人嚼口舌攻擊自己就好。
建城牆是勞動量很大的事情,李植準備把這件事情交給新招募計程車兵做。
李植計劃招募兩千士兵,一個範家莊管隊當然不需要這麼多營兵,李植要招募計程車兵全部作為自己的家丁。
明末將領廣泛僱傭家丁,因為營兵是屬於朝廷的,無論將領在營兵身上花多少錢把營兵訓練得多精悍,一紙調令下來就人走茶涼,為別人做嫁衣了。明末官場混亂,即便是帶兵的將領們也沒有安全感,普遍把銀子花在可以一直跟隨自己的家丁身上。就連上陣打仗,主力也是將領的家丁。
這種情況已經變成明末的一個慣例。李植作為一個武官,當然也不願意辛苦打造出強悍軍隊後被人一紙調走,到時候自己的米尼步槍士兵全部變成別人的手下。那樣的話,不但是為別人做嫁衣,而且自己米尼步槍的秘密就全洩露了。所以李植不準備擴大範家莊莊兵規模,而是招募兩千家丁士兵。
當然,對外說法是家丁,對內李植把這第一支武裝稱為選鋒團。李植不習慣明代某某軍某某營的軍隊叫法,準備用後世師、團、營、連、排這樣的名稱來稱呼自己的部隊。後世的叫法比較直接,自己人一下子就能看出部隊人數的多寡。
兩千家丁看上去很多,但在明代一個千戶所動輒就有衛所軍一、兩千,所以兩千人說起來也不算很多,絕對不會因此驚動高層。而在天津地界上,因為李植提前和賀世壽打過招呼,說明瞭自己要招募的人數,並且得到了賀世壽的許可,所以也不擔心其他人嚼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