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笑著說道:“再看看,再看看!”
拉著那房牙又看了三個不太合適的院子,跑了半天,李植這才裝作不是很熱心地對三橫街的院子出價:
“三橫街的院子,二百三十兩,不能再多了。”
那房牙看了李植一眼,暗道這少年郎倒是有些城府,趕緊答應道:“我去說說!”
果然,兩天後,房牙急匆匆到井邊坊找到李植,告訴李植對方同意降價到二百三十兩了。
李植聽到訊息心裡歡喜,便拿出銀子,帶著李興一起和房牙去做交易了。
房牙請人潤筆寫了房契,找到三橫街的總甲,收了李植三兩四錢五分的契稅,又收了一兩一錢五分的牙錢,去清軍廳蓋了章,這才把房契交給李植。
李植看那房契,只見上面寫著:
“立典賣房屋文契張有德,今將坐落三橫街二十五間房半新三進院子,四面門壁及窗瓦磚木,並天井明堂俱全,東至王騰源家牆為界,南至城東三橫街,北至範和家牆為界,西至陳聖空家牆為界,憑中劉士貴,議價出典,由李植管業,三面議明時值二百三十兩,當日一併收足,並無短缺。其房並無重疊交易,亦無他人爭執,如有等情,由典賣人理論,與現業者無幹。空口無憑,立此文契為證。”
房契底下是售房人張有得簽字、見證人總甲魏節民簽字、經紀人劉士貴簽字,並註明了簽約日期崇禎七年二月十九日,上面蓋著天津清軍廳的大紅印章。
得了這房契,這院子就屬於李植了,肥皂工廠的廠房算是有了著落。
買完了廠房,李植便開始招募人手。要在一個月內做出二十萬塊肥皂,李植需要再招五十個人。
招人訊息一放出去,便又把李家族長李有盛引來了。這一次,李有盛不光推薦李姓親戚,而是把李植姑姑、表姑的丈夫、的孩子也推薦進來了,一次性推薦了二十五個人。
李植母親鄭氏見李有盛把嫁出去的女兒家的人也推薦來了,便也不客氣起來,在鄭家找了十九個老實本分的親戚,推薦給了李植。
剩下的名額,李植便從井邊坊的兒時玩伴裡招募。
聽說李植又招人,藍姨第一時間帶著兒子鐘峰來到李植家。她還沒進院子,就看到李家院子裡已經站滿了人:李家的、鄭家的親戚擠滿了不小的李家院子,正在一個個走進堂屋接受李植的問話——也就是面試。
“謝敏,你已經十七歲了,為什麼以前沒有出去做事情?”
“植哥哥,現在兵荒馬亂的,缺人的地方少,我以前沒有找到合適的差事!”
“你在家裡做什麼?”
“植哥哥,我一直在和我爹一起看守賣紙的店鋪。”
“你賣紙有什麼心得?”
“賣紙的心得……便是誠心做事吧!若是誠心和客人打交道,不欺誑,客人便會放心,買起紙來便痛快!”
“若是客人殺價太狠怎麼辦?”
“若是一般的報價,都是可以商量的。若是無理取鬧的報價,你不搭理他,他自己也知道無趣,會往上加價的!”
“你倒是有些心得。好,你透過了!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