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院前,葉薇繞路去了新村那邊找楊倩。
楊倩是葉薇發小,一起長大的還有個叫張江明的男孩,他們三個都是廠子弟,穿開襠褲那會就認識了,連學都是一起上的。
三個人中,成績最好的是葉薇,最有希望上大學的也是葉薇,但她高考沒發揮好,差了幾分落榜了。
成績最差的是張江明,年年考試吊車尾,上高中純粹是為了混學歷,以便接班進機械廠。
嗯,葉薇和張江明還是同事,只是他們一個在廠辦上班,一個是車間一線工人,工作期間碰面的機會不多。
楊倩成績當然比張江明強很多,但她父母重男輕女,如果她能考上中專,或者上重點高中後板上釘釘能考上大學,他們為了面子可能也會供。
可初中三年她的年級排名一直中不溜,中考別說市重點,連區重點都沒考上,考上大學的機率非常渺茫,所以她初中讀完就輟學了。
楊倩和張江明的情況還不一樣。
張家只有兩個兒子,年齡還差了好幾歲,所以作為小兒子的張江明在家一向受寵。
張江明大哥又爭氣,考上了大專,因為是恢復高考前幾年考上的,到他畢業時分配的工作很不錯,進了機關單位當幹事。
所以張江明初中還沒讀完,他爸媽就商量好了,讓他混個高中畢業證再接張母的班進機械廠。
楊家也是兩個兒子,而且這兩個兒子沒一個成績好的,所以楊倩爸媽也早就商量好了,讓老大接媽的班,再想辦法給老二買一份工作。
至於楊倩這個女兒?自食其力去吧!
於是楊倩想進國營廠,就只能自己報名參加招工考試。
可她初中畢業時很多國營單位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招工機會非常少,再加上知青陸續回城,待業青年非常多,稍微好點的崗位都要百中無一。
楊倩只有初中學歷,年紀又小,哪哪都不佔優勢,每次考試基本都是第一輪被刷出去的。
偏她爸媽以兄嫂有意見為由,頻頻催她出去找工作,要不就趕緊嫁人,總之不能一直在家吃閒飯。
楊倩當時還沒成年,自然不想倉促相親結婚,就找了家理髮店當學徒。
沒辦法,好的單位她考不上,能選的工作無非那幾種,不是進私人飯店端盤子,就是進私人廠當臨時工,或者學點技術給人當學徒。
幾種工作中,當學徒並不是楊倩的第一選擇,因為工資太少,而她家裡又一直在催她交生活費。
但葉薇覺得端盤子前途有限,進私人廠轉正困難,而如果不能轉正,前景未必能有當學徒好。
她們又一起去考察了幾種學徒工作,看來看去覺得理髮店最好,雖然學徒工資不高,但如果能熬出頭當上理髮師,薪水還是很可觀的。工資上來後再攢點錢自己開店,未來都不用再愁。
斟酌過後,楊倩去了理髮店工作。
楊倩剛去理髮店上班的時候,大院裡說風涼話的人不少,早十幾年能當上八大員都是頂有面子的,但改開後駕駛員郵遞員還好說,服務員和理髮員的社會地位可以說一落千丈,好些人都覺得她這麼多年書白讀了。
她家裡意見也很大,一是覺得丟臉,二是覺得學徒工資太低,還不如去當服務員,起碼試用期短,一兩個月就能轉正。
最後楊倩答應上交全部工資,才把他們安撫住。
楊倩出師後工資幾連漲,雖然她留了心眼沒跟爹媽說實話,但和當學徒那會比起來,交上去的生活費翻了好幾倍。
因此,雖然如今大院裡依然有人在背後說嘴,但楊家人對楊倩的工作卻越發滿意。
尤其這幾個月機械廠接連拖欠工資,而她因為工作的理髮店生意紅火,每月都能準時上交生活費,她也漸漸成為了父母口中有出息的人。
至於她上班一站一整天累不累,忙的時候是不是連口飯都吃不上,誰在乎呢?
楊倩工作的理髮店位置挺好,離公交站只有百來米,門面不是很大,裡外只有兩間房,加起來可能也就五十來平。
外間靠門擺了兩條長椅,是給那些排隊的人坐的。往裡兩邊牆壁各有兩面鏡子,鏡子下面各擺著一張矮櫃,櫃前各一張理髮椅。再往裡橫擺著一張洗頭床,床頭擺著一張高櫃,裡面放洗髮水乾毛巾等物品,而床尾則有一扇門通往裡屋。
裡屋擺設差不多,也是四面鏡子四張理髮椅,但因為少了洗頭床和等位用的長凳餘出了不大不小的位置,剛好擺兩個熱燙機。
葉薇進門時,理髮店門口兩條長凳都有人在等位,裡面理髮椅也坐得滿滿當當,兩名理髮師和幾名學徒穿梭其中,忙得不可開交。
楊倩的緣故,她算是這家理髮店的常客,有學徒注意到她,連忙上前問:“葉姐您來了,我師父在裡面給人燙頭,您是坐一會還是現在就去找她?”
葉薇不想打擾楊倩工作,便說:“我等一會吧。”
“那我去跟師父說一聲。”學徒說完找了張凳子讓葉薇坐下,又給她倒一杯熱水便進了裡屋,沒半分鐘又出來說,“師父說她很快就好了。”
葉薇應聲,端著水邊喝邊觀察那些理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