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葉兵葉芳以為自己腦子瓦特了,葉薇哭笑不得,但話說回來,這一上午她真沒少聽人這麼問,到現在都有點免疫了。
本來銀行和機械廠談好合作後,就安排人把機械廠要的幾萬份認購證都送了過來,相應的,後面分發的工作都被移交給了機械廠財務科的人,他們不用再管。
但那批認購證數量是按人頭和工資確定的,葉薇月工資才三百出頭,一半發現金,另一半抵五份認購證,所以她要的那一百份連號認購證算是計劃外的。
當然,機械廠的人都不怎麼想要認購證,如果廠裡領導願意,挪用部分職工的認購證,他們肯定舉雙手雙腳同意。
但也正因為大家都不想要認購證,職工中有些頑固分子抵制得厲害,通知貼出來都快兩天了,依然不願意去財務科領取認購證,為此甚至連工資都不著急領了。
這個節骨眼,葉薇上趕著要當冤大頭,廠裡領導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為了能擴大傳播力度,讓葉薇這個先進分子帶動那些頑固的後進分子,負責財務工作的周副廠長立刻打電話聯絡了銀行,讓他們專門安排工作人員來給葉薇發認購證。
並特意叮囑,過程最好能搞隆重點。
銀行那邊和周副廠長可謂一拍即合,今天已經是認購證銷售的最後一天,但他們支行的銷售情況依然慘淡。
葉薇這個沒錢預支工資都要買認購證的人橫空出世,訊息傳開說不定能在銷售期的最後一天,帶動一下其他人,便趕緊安排兩個工作人員,敲鑼打鼓地進了機械廠。
在他們的有意宣傳下,葉薇預支工資買認購證的事自然傳得飛快。
而聽說了這件事的職工們,都非常好奇葉薇這個在人人聞認購證色變的時期,一口氣買了一百份連號認購證的“大傻子”到底長什麼樣。
於是這天上午,主動到財務科領工資和認購證的職工比前一天多了好幾倍。
且這些人進門第一件事不是問出納在哪,而是問“誰是葉薇”,等別人指向葉薇後,再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打量葉薇,問她是不是有內部訊息?
葉薇確實有訊息,但這訊息不是某些單位內部的,而是從天而降被她看到的。她不想被人當成瘋子,自然只能搖頭否認。
然後,那些人就忍不住了,或用眼神,或直接出聲問:“你腦子瓦特了?”
被當大傻子參觀了一上午,葉薇實在有點受不住,所以到下班點就麻溜跑了。結果回到家,她又受到了弟弟妹妹的質疑。
葉薇深吸口氣說:“我沒有內部訊息,但昨天我請假去了黃浦區,走訪了交易所附近大大小小十幾家銷售點,並找人記錄下了這些資料。”
說著葉薇將草稿本開啟分發給葉兵葉芳,“昨天上午十點到下午六點,交易所附近那十幾家銷售點,客流都不超過三位數,其中買認購證的更少。”
葉薇製作的表格並不複雜,一眼望去清楚明瞭,葉兵葉芳邊聽邊翻閱起來。
“另外這些銷售點附近有商鋪的,我都進去打聽過,基本能確定昨天那種情況不是偶然,就算是週末,這些銷售點進出的人都不多。”
“不是說有很多人連夜排隊買認購證嗎?之前都上新聞了。”葉芳雖然因為年紀小,不好意思和大院裡的奶奶阿姨們湊一塊聊八卦,但這幾天人人都在談論認購證,她也聽到過不少訊息。
“認購證銷售第一天各銷售點確實排了長隊,但那是因為很多人見識過去年興業房產發行股票的盛況,才連夜去排隊,但開始銷售後那些人看到排隊的人沒有那麼多,很快就散了。”
葉薇拿出準備好的一份報紙,指著上面的日期說:“你們可以看這則新聞是二十號刊登出來的,這兩天我問過不少經常看報紙、電視和聽廣播的人,他們都說這則新聞後,再也沒有看到或者聽到過認購證銷售情況的新聞,所以我推測這次認購證銷量並不好。”
葉兵疑惑問:“銷量不好,不是從側面印證了大家都覺得它會虧錢嗎?那姐你買這麼多認購證……”
葉芳則搖頭說:“不對,在股票發行數量固定的情況下,認購證銷售數量和中籤率應該是呈反比,銷量越差,中籤率就越高,相應的賺錢的機率就越大。”
“沒錯,就是芳芳說的這樣,”葉薇讚賞道,“剛開始,大家都覺得買認購證的人這麼多,中籤率肯定不高,賺不到什麼錢,所以不敢入手。後來購買的人少了,大家又會覺得這東西都沒人買,肯定賺不到錢,買它的人更少,但他們忘了,這兩者之間一直都是反比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