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想調查認購證的銷售情況,不是非得去黃浦區。
雖然滬市證券交易所確實在這裡,但這次認購證透過包括證券公司、銀行和信託公司在內的四百多個營業網點進行銷售,機械廠所在的楊樹區也有營業點。
但滬市證券交易所成立不過兩年,滬市炒股氛圍並不濃厚,黃浦區因為是中心城區,居民大多比較有錢,且證券交易所和幾大證券公司的主要營業點在這裡,股民相對多一些。
楊樹區不同,它是工廠區,居民思想比較保守,更傾向於端鐵飯碗,所以下海做生意的都不多,何況是炒股。
比如機械廠,職工加上家屬上萬人,但股民寥寥無幾。
因此,葉薇覺得楊樹區的銷售點門可羅雀不算什麼,但如果黃浦區的各大銷售點都銷售不佳,基本能印證字幕內容是真的。
問題在於黃浦區地方很大,認購證銷售點也非常多,而她只有一個人,想每個營業點都調查到,無異於異想天開,她只能選擇有限的幾個點蹲守。
另外,因為認購證明天就要截止銷售,時間嚴重不足,所以就算是有限的幾個點,她想憑藉一己之力都調查完也不容易。
畢竟一個時間段的銷售情況證明不了什麼,就算是不完全統計,也該拿到至少一天的資料。
可她又不是孫悟空,有什麼辦法分、身去幾個銷售點門口蹲守呢?
車上葉薇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臨下車時看到路邊發傳單的一個半大孩子,終於有了主意。
下車後她沒有直奔認購證銷售點,而是去了附近的弄堂,找到了個十六七歲的孩子,提出讓他幫忙找幾個人做問卷調查,有辛苦費。
這世上能抵抗金錢誘惑的還是少數,雖然葉薇能給的錢不多,但她找的人是個學生,對金錢不是很有概念。
聽說站在什麼營業點門口守一天,記下有多少人進出就能拿十塊錢,他立刻就心動了。再等聽葉薇說如果他能拉到朋友一起,一個人頭加一塊,簡直恨不得立刻上崗。
最後,這人按照葉薇的要求,找到了橫跨初中高中大學,且都很有耐心的十個人。
確定人選後,葉薇拿出趁學生去拉人時賣的草稿本,畫出簡單的表格,一個個發下去,再帶他們到附近的銷售點,讓他們在門口守著進出的人。
而她自己,則一個銷售點一個銷售點地問過去,希望能從各銷售點的工作人員口中問出點內幕訊息。
只是能在這些單位工作的基本都有八百個心眼,訊息不容易套,所以不管葉薇怎麼旁敲側擊,他們的回答都是認購證銷售情況良好。
就算葉薇進銷售點後十幾分鍾也沒見人進來,他們也能面不改色地說:“現在是工作時間,來買認購證的人自然不多,你要不要買認購證呀,不買別問這麼多好不啦?”
葉薇無奈,只好再次改變策略,將目標放在各銷售點周圍的店鋪上。
也是她運氣好,進第一家店就從老闆娘口中套出了不少訊息。
那是一家開在證券公司營業點對面的麵館,規模不算大,店面只三四十個平方,擺了四五張長條桌。
因為老闆手藝好,麵館生意非常不錯,葉薇下午兩點多進店時裡面還有好幾名顧客。不過等她吃完,就沒什麼人再進來了,老闆娘清閒下來,就有了時間和她聊天。
閒聊過程中,葉薇有意無意地將話題往認購證銷售上面引,說道:“我聽人說買了認購證就能抽籤買股票,炒股掙大錢,就和家裡商量商量著拿出了一個月工資,準備多買幾張認購證回去。”
老闆娘是個熱心人,一聽這話連忙問:“誰跟你說認購證能掙大錢的?他坑你呢,現在誰買認購證啊,你揣著一個月工資買認購證,還不如把這錢扔水裡有水花。”
“不能吧,我聽新聞上說認購證開售前一晚,好些人連夜來排長隊?”葉薇佯裝狐疑問,“這麼多人買,不可能是坑人的吧?”
“開售前是這樣,那天晚上他也去排隊了,”老闆娘伸手一指丈夫,抱怨道,“我讓他不要去,他也是非說這東西能掙錢,一定要去,結果怎麼著?剛排到他買完認購證出來一看,外面沒人了。”
溫月心思一動,問:“然後呢?”
“然後就沒人排隊了啊,開售那天上午來買認購證的是不少,但大家來了一看現場情況跟新聞上報的銷售火爆不一樣,就都猶豫了,第二天陸陸續續還有人來買認購證,到這兩天……”老闆娘嘖了聲,指著對面的營業點說,“一天到晚也見不到幾個人進去。”
葉薇順著她指的看過去,思索著說:“可我剛才去問認購證賣得怎麼樣,工作人員跟我說賣得挺好?”
“他們都是有任務的,巴不得你多買幾份認購證,當然跟你說賣得挺好,實際上呢?”老闆娘嗤笑,“這幾天他們來我家吃麵,哪次沒有唉聲嘆氣,抱怨認購證難賣?你再看我家那個,認購證要是賣得好,他能成天板著個臉嗎?早笑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