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言情小說 > 衡陽,請留下 > 第十六章李四光老人

第十六章李四光老人 (第2/2頁)

推薦閱讀: 大少歸來

在國民革命軍的序列中,最早的陸軍第十軍是黔軍王天培部,1926年5月王天培的第二師擴編為國軍第十軍,當時下轄四個師,共計有三萬人,北伐開始後,跟隨國軍指派一路討伐,收編。到了後來本是三萬人的軍隊直接擴編到了9萬人,因此引起了當時中央的不滿,這裡面的道道我是不太瞭解的,只知道王天培最後因戰事上的原因被槍決了。雖然後來第十軍在1928年的北伐依舊神勇,甚至更後來的中原大戰上立下不小的戰功,奈何作為一支沒有認同感的第十軍,時時刻刻被其他的國軍“軍閥”相中,不斷的被別的部隊肢解收編,最終在1931年那會被中央撤除了番號。”

第二次第十軍是徐源泉直魯聯軍的餘部,1929年12月軍委會以48師和新編第二旅組成新的第十軍,徐源泉任軍長。

第二次逐漸的第十軍戰績其實不光彩,期初中原大戰時盡管有過一定功績,阻擋了馮玉祥南下的部隊,但在抗日作戰中簡直一塌糊塗,守過南京,守過合肥,後再武漢會戰後期為掩護友軍透過平漢鐵路的作戰中僅僅4天就潰敗了,進而徐源泉被撤職查辦,第十軍再次取消番號。哦,對了我想起來了。這第十軍除了這些還與紅軍戰鬥過,所以我說不光彩就在這,期初圍剿紅軍卻被賀龍領導的第二方面軍打的連連戰敗,致使紅二方面軍進駐陝北。

兩次組建的故事基本就是這樣,

“我說到這裡你也應該明白,其實第十軍的源頭並沒有什麼驕傲的過去,況且也不是嫡系,有意思的是,他總是會缺少“主帥”就像是第一次,王天培被擊斃後,第十軍所能充當的僅僅別人的炮灰。在那個國軍“山頭”林立的年代,即便有所為也沒有人能為他爭取到,我這樣和你說吧,當年衡陽陰雲密佈戰事馬上就要打響時,軍長方先覺人還在後勤處等候辦理移交手續,因為常德保衛戰,方先覺立下大功的同時被免去了軍長職務,後來因為戰事的急迫,號稱固若金湯的英雄之城長沙三天就陷落了,日本人為趕時間,很快就兵臨衡陽城下。之前部署時戰區司令的薛嶽認為長沙更重要,所以除了第十軍衡陽沒有其他軍隊駐守。甚至更加喜劇的是,常德會戰後薛嶽將第十軍的主力師第三師撥給27軍同時遣往湘潭。剩下的只有預十師和只有一個團兵力的190師常德解圍時損耗,將190師中兩個團補充道其他兩個師成為後調師),共計不到五個團的兵力。對於進攻前期有兩個師團5萬的日軍來說,是不是有些可笑?除去前期消耗,這兩個日軍師團至少有近4.5萬人,你知道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嗎?

我們點著頭,回憶起昨天顧祥貴老人那副直接精準而殘酷的中日戰力對比。

“人們常說臨危受命,什麼叫臨危受命?面對如此困境,方先覺被撤掉後,繼任軍長陳素農見到如此形勢以臨陣易帥是兵家大忌拒不到任。唉,按照現有的條件一萬人左右的軍隊,衡陽就是風下蘆葦,他陳素農又不傻。對此參謀總長何應欽還特別批示:赴任未說此時說,分明就是臨陣畏怯。也難怪他陳素農這樣,這在誰看來都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火坑,而且是個幾乎必死的火坑。”

我們點點頭確實為當時的情形感到擔憂,國內抽調的精銳入緬遠徵軍還要三倍於敵人數量才能堅守...

“師團和師不一樣嗎?”我藉著老人說話的空隙問到,現在對於這些經常出現在電視劇中的詞彙並不明白其中的含義。

“當然不一樣,怎麼能一樣?日本人的一個師團你基本可以看做是國軍一個軍的兵力,並且是其中的乙或者丙種師團的檔位”

“乙和丙種師團?”

“是啊,這些我也是之後才知道的,之前就明白有幾個師團就是幾個軍,後來我才知道。日本人將他們這一級 也就是師團分為四種,甲乙丙丁,最強的是甲種師團據說是最早建立的戰力最強,號稱近衛師團,但那一般是防守本土很少外調。之後就是乙種師

丙種師以及丁種師。這裡要和你們特別提一下,甲種師強的不光光是戰鬥力更多的是其他兵種的補充,比如包括工兵 騎兵 炮兵輜重兵等等,因此甲種師團一個師團的兵力往往能達到2.8萬,乙種師團一般在2.5萬 以此類推。據說後來日本人師團改制,其數量持平於國軍標準的一個軍,至於其中的一些細節我也不是很明白。

老人說到這腰桿硬朗了起來,那種精氣神頓時有了變化,顯然他也在期待著介紹自己所在軍隊,那種認同感我感同身受。

1939年也就是我參軍的那年,7月5日國民政府第三次組建第十軍。這次幸運在於有著好的底子,第十軍是依據當時的190師擴建,190師的前身是預備第四師,師長梁華盛,1938年1月因為整備績良預備第四師被編入正規野戰軍序列,改稱190師。武漢會戰中我們190師連連阻擊日軍在當時國民軍隊中名聲大震,特別是在西孤嶺阻擊戰中,堅守抵抗日軍20餘天不退,之後與友師139師堅守德安半月之久。如此傲人戰績受到軍委會的特殊嘉獎,最後在190師的基礎上與第八軍合併組建新的第十軍,也就是現在的第十軍。

第十軍下轄三個師,即第三師

預十師以及190師,新組建的第十軍,原190師師長晉升為第25軍副軍長,因此軍長由原第八軍的軍長李玉堂擔任。第十軍成立之後,我知道的就經歷了第二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以及隨後的衡陽會戰。

我之前曾提過沒有將帥的奇怪現象吧,這裡不光光方先覺被撤職過,老首長李玉堂也被撤職過,並且也是因為第三次長沙保衛戰的危機時分得以複職,實在粉刺。

起因是第二次長沙會戰,我們在高橋 金井 福臨浦一線與日本人打,經過兩天兩夜的戰鬥,強悍的日軍突破了我們的防線佔領了高橋 金井陣地。危急時刻特別是兩地淪陷近乎實質的情況下,李軍長為了不讓第十軍就此潰退,當機立斷收攏餘部擅自撤往地形位置更好的撈刀河以南繼續阻擊日軍。此戰將第十軍逼到了最後關頭,戰事最艱苦的時刻軍長李玉堂親臨一線督戰,我們士氣大漲!終於擋住了日軍繼續前行的攻勢,在堅持了四個晝夜後友軍這才到來,最終與增援而來的友軍一同將日本人擊退。

戰後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第十軍非但沒有收到嘉獎,李玉堂軍長反倒是因為高橋 金井的失手而被撤職查辦。我們對此當然是不認同的,一致抵制這道命令,新軍長與我們軍長是舊識所以推辭到任。這一次電令在當時怎麼看都是不合理的,誠然我們第十軍畢竟失地在前但還是很不甘心。

這一拖就到了1941年的年底,這段時間裡我們第十軍就沒有軍長。可是無論是軍紀還是軍事訓練都不曾拉下過,那時我們都為自己的老軍長不平,所以拼命的訓練以求能讓最高司令部知道李軍長的帶兵之道,這一點的執行上由當時大家公認的預十師師長方先覺率領。

最終轉機來了,很具粉刺意味的是這得“謝謝”日本人。因為第三次長沙保衛戰打響了,在用人之際,軍委會恢複了李軍長的職務並將第十軍派到了最危險的長沙一帶阻擊日軍,其用意實在耐人尋味。

這裡我和你們提一下薛嶽這個人吧,說實在其中有我的個人情緒在裡面,我不是很喜歡這個人,雖然作為連長我知道的不是很多,可戰場上的感觸還是有的。因此為求公正只說些結果,至於怎麼理解是你們的事情。

薛嶽是我們第九戰區的總司令是我們軍長的頂頭上司,第二次長沙保衛戰撤掉我們軍長的有他,第三次長沙會戰徒留我軍獨守長沙的是他,常德保衛戰放任自己長沙部隊不馳援另調我們星夜馳行三百多公裡的還是他,常德保衛戰後撤掉我們軍長的也是他!甚至再後來的衡陽保衛戰,留下只有五個團兵力抗擊數倍敵人的就是他。而我們所能做的是什麼?我先說明他的確為抗戰做出了很多奉獻,是個偉大將領。這不是我能否定的,僅僅作為第十軍的私人恩怨吧。

不知道什麼原因,至少我感覺,薛嶽就是看第十軍不對付的樣子。

第二次長沙保衛戰後被撤掉的李軍長,終因戰事不利而恢複原職將第十軍派往最前線參加第三次衡陽保衛戰。結果呢我頂住了壓力,徹底拖住了日本人的瘋狂攻擊,成就了他的那套所謂後退決戰的成形“天爐戰法”。我們第十軍因此因禍得福獲得了“泰山軍”的榮耀,你知道第三次長沙會戰的重要意義嗎?

不光光是在中國就是全世界也都為之側目,第三次長沙會戰發生的時間十分特殊,在1941年時期,歐洲戰場局勢一塌糊塗,非洲更是被德國的北非軍團到處追著打,美國更是丟了珍珠港,至於香港 馬尼拉..........總體看去全球都在潰敗。這期間唯一可以算作巨大勝利的只有中國的第三次長沙會戰,我們作為守軍不驕傲嗎?作為中國人不自豪嗎?

我想這樣的結果讓薛嶽很不舒服吧,不然第四次長沙會戰為何不要我們守呢?如果僅僅是兵源不足需要休整補充這等理由的話實在是,1943年底解圍的常德,44年6月這麼久的時間裡兵源都沒有補充,第三師被藉故調離,隨後就是軍長等候移交手續,甚至最後預十師也被調走,這裡面能沒故事嗎,我不信。

最新小說: 女尊快穿之妻主是個寵夫狂 我的純情校花老婆 我的藥廠女老闆 大師姐只想擺爛,靈劍爭著認主 財富帝王 都市逍遙醫仙 她是玫瑰最絕色 華娛大貴族 民樂大師 掌握時空之力的青年 重生年代:帶物資空間種田致富 重生之崛起2010 辭職後我成了首富真千金 換親後,絕色美人成大雜院團寵 燃花 跟影帝組cp之後 總會有人比我慘[穿越] 動物情書[娛樂圈] 一步之遙 零下一度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