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本該休沐的群臣,卻因錦衣衛切斷林府與外界的一切聯絡,而齊聚宮外。
只等宮門開啟之際,第一時間進宮為林首輔鳴不平。
然而,讓眾臣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卻撲了個空。
陛下早早離宮,攜禮部官員,出城十里迎接凱旋而歸的許山。
這樣的恩寵,簡直是史無前例。
“正是陛下這樣的偏寵,亦使得許山驕縱跋扈,以權柄威逼利誘江南部分官員,誣陷林首輔。”
“昨晚,更是過分到,杜絕了林首輔與外界的一切聯絡。”
“若是不加以遏制,此獠回京,必將掀起血雨腥風。”
“吾等身為大明臣子,理應出城勸誡,更要替林首輔鳴不平。”
文化人一旦虛偽起來,特麼的連自己都騙。
待到一名為首的東林黨大臣,慷慨激昂的說完這些後,隨行的眾人紛紛響應。
當然,這不過是他們給自己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罷了。
真正的目的,還是裹挾現場的百姓,逼著陛下收回成命,恢復林首輔的自由。
更能給剛剛歸京的許山,一個結結實實的下馬威。
“走!”
“同去。”
“就在城門口候著。”
“決不能讓陛下,助長這股歪風邪氣!”
“附議!”
說完,十多名官員浩浩蕩蕩的朝著東門趕去。
……
做戲做全套的許山,當晚乘船趕至折回了幾十里路。
折騰了半宿,天矇矇亮便率部從官道回京。
“王大人,聽說禮部特地為咱們準備了歡迎儀式。”
“你說那場景,是不是人山人海,萬眾矚目?”
一邊趕路,張狗蛋一邊詢問著身旁的王啟年。
“必須的。說不定,還有小姑娘載歌載舞呢。”
“屆時看上哪個,跟咱家大人說。讓他幫你好好撮合撮合。咱狠狠的鑿她!”
“哈哈。”
待到王啟年,以打趣的口吻,跟張廉崧說完這些後,整支隊伍一片歡笑聲。
對‘鑿’這個字,到現在還一知半解的張狗蛋,‘切’了一聲後,開口道:“想鑿誰 ,還需要咱家大人撮合?”
“我自己都行。”
“啊?狗蛋,現在這麼生猛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