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馬車終於出了羊山郡範圍,進入了天水郡範圍。
“公子,跑了大半天了,前面有個茶棚,我們要不去休息一下。”
“好。”
馬車裡,楊木手裡拿著基礎煉丹術認真的看著,這幾天,楊木一刻也沒有閒著,沒有老師,沒有朋友,楊木在煉丹上一竅不通,只能不停的學習鑽研,這也是楊木多年在家養成的習慣,喜歡看書,喜歡鑽研。
“大娘,先來一壺淡茶,再來兩碗牛肉麵。”
剛停下馬車,還沒從馬車上下來,謝安就衝著茶棚裡喊道。
“好,二位客官稍等。”
茶棚主人是一位五六十歲的大娘,此時正在茶棚裡忙碌。
楊木收起書,抱著青衣從馬車上下來,選了一張乾淨的桌子坐下。
剛坐下,就瞥見茶棚後面,一輛牛車上鋪滿了稻草,稻草上躺著一個小女孩,約莫四五歲的樣子,面色暗沉,一副神志不清的樣子。
楊木眉頭微微一皺,並沒有說話。
“兩位客官,你們的茶來了,面還要等一會兒。”
“不急,大娘你是哪裡人氏。”
“我們就是本地人士,是十幾裡外的清水村的。”
大娘常年開茶棚,也是一個健談的人,就是看上去有些憔悴。
“我看您的茶棚生意似乎不好?”
楊木突然開口道。
“別說了,自從越國開戰開始,官道上的行人都少了許多,生意自然就差了,要不是這個茶攤擺了幾十年捨不得,真的不想擺了。”
“怎麼沒看到您兒子兒媳?就您和您孫女兒兩個人嗎?”
楊木看著後面的牛車,又看看面前的大娘。
“孩他娘前兩年病死了,至今也不知道得的什麼病,孩兒他爹,年初的時候參軍走了,現在也沒了音信。”
見到楊木看到了自己孫女,大娘倒也沒有隱瞞。
“客官稍等您的面好了我給您端過來。”
鍋裡響起咕嘟聲,大娘連忙回去盛面。
沒一會兒,大娘端來兩碗麵來,放在謝安和楊木面前。
楊木和謝安也沒有客氣,大口朵頤起來。
“大娘您這面做的味道真不錯。”
“幾十年的老字號了,常年走這條官道的人,基本都吃過我們家的面。”
聽到有人誇,一臉憔悴大娘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容。
“大娘,我看地圖說這周圍有一片大澤,不知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