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書接上文。
如何改革宋朝軍隊,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已經擺上了林星的議事日程。
待到曹安和阿三離去之後,林星在府中踱步,來回尋思治軍良策。他並非軍人出身,對于軍隊建設和士兵的訓練也是一知半解,此前當辦公廳主任的時候,雖然也偶爾接觸到一些軍隊的事情,但那畢竟是現代化軍隊和資訊化軍隊,和眼前的這只宋朝軍隊完全沒有交集。
冷兵器時代,和熱兵器時代確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不過有些治軍策略,應該是一致的,比如善待士兵,提高凝聚力,提高歸屬感,政令暢通,調動迅速,等等。
苦思無果之後,林星下意識地翻開了隨身攜帶的那本《十二五規劃》,他找到了有關軍隊建設的若幹章節,左右揣摩,舉一反三,心中已有計較。
林星自言自語道:“現在的杭州軍,是臨時拼湊而成,軍心渙散,一盤散沙,和烏合之眾沒什麼兩樣,而且從上到下的將領互相不服,凝聚力不夠,加之制度混亂,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這樣下去可不行。”
要改變這種情況,應該採用何種方式呢?
林星忖度漸久,忽然一個詞語閃現在他的腦海中:改編!沒錯!就是改編!只有透過改編軍隊,整合戰鬥力,才能提高作戰水平。
說起改編,最著名的莫過於上世紀20年代毛主席領導的“三灣改編”,此次改編是在三支起義部隊會合之後,針對軍隊組織混亂而進行的一次部隊整合,主要措施有三項:思想工作,支部建在連部,軍隊改編。
眼前面臨的情況和當時比較相像,應該可以借鑒一下。
想到此處,林星立刻召集曹安和阿三。
聽完林星的想法,阿三和曹安都是雙目發亮。阿三身為局外人倒還不覺得有什麼,曹安卻是感受深刻,道:“大人!此計甚妙啊!不瞞大人說,對于軍隊混亂的情況,我是早有體會,也想過要改革,只是礙於現狀,軍權掌握在文官,也就是知府大人和三司手中,所以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既然曹安對於面臨的問題有清醒的認識,那就更好。林星拍拍曹安的肩膀,給足他信任和權力,道:“那是過去,將來不會了!曹安,現在我是知府,我會全力支援你改革軍隊,提高戰力,杭州軍的一切生殺大權都交到你手中,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沒有人會阻攔你!”
此舉充分顯示了林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性格,事實上把這樣做,等於軍權下放,讓“調兵權”和“統兵權”集中在曹安手中,若他真的心懷不軌,林星也拿他沒辦法。
所以,對林星的信任,曹安也要第一時間表忠心,道:“多謝大人!曹安一定緊隨大人左右,鞍前馬後,為大人結草隕首,在所不辭!”
林星自問不會看走眼,遂好整以暇道:“好了!曹安,你我知根知底,見外的話就不要說了。只是此事關系重大,僅限我們三個心知肚明就好,不要讓外人知道什麼蛛絲馬跡。”
阿三和曹安當然心知事關重大,連忙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