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
這三個字,說起來輕巧。
可是……真正做到,卻是難上加難。
這裡頭,花費了多少個日夜,又有多少人力物力,多少心思啊。
“陛下,糧食可以讓百姓們活下去,而藥品,則可以讓不該亡的百姓,免離死亡。生老病死,固然是天道,可餓殍和早夭、病死,卻絕非天道,朝廷只要解決了這兩樣,何患天下不安定。兒臣聽說,歷朝歷代,人口的增加,便是盛世。從文景之治開始,此後再到貞觀之治,都是天下安定,百姓休養生息,人心歸附,人口大量增加為準。而今,陛下下旨,推廣新的作物,敕命屯田所,改良糧種,而今,已有了成效。現在……太子殿下製出的新藥,不啻是神農嘗百草,恩惠了天下的百姓啊,這是普天同慶的善舉,千秋之後,人們定會銘記這新藥,銘記太子殿下的功德。”
朱厚照想不到老方還是很厚道的。
他心裡一暖,忙說:“父皇,老方才是首功,他出了銀子,還提了方向。”
弘治皇帝心裡震撼。
方繼藩說包治百病,他信了。
想不信也難啊,畢竟,肺癆這樣的不治之症,他都信誓旦旦的可以治癒,一劑藥下來,自己的病情,確實緩解了。
那麼………會有多少人,因為此藥,而活下來。
方繼藩似乎給弘治皇帝描繪了一個前景。
推廣一種藥,使各村各里,都出現一個靠譜的大夫。
所謂的靈丹妙藥,其實並不是真正能包治百病。
而在於,它是否能夠用最快捷的方法,推廣開來。
這就好像,這個時代,拿著一把火銃,這火銃的威力,和一個訓練有素的弓箭手而言,可能要差得多。
可是要訓練一個弓箭手,卻需要數年的時間,而一個火銃手,只需要一個農夫操練數月就可以直接拉上戰場。
如此一來,火銃哪怕在這個時代,射程短,威力低,也迅速的在佛朗機,奧斯曼帝國和大明風靡起來。
一個能治療絕大多數疾病的名醫,實在太難得了,他需一聲都浸YIN在醫道,需要有不錯的悟性,需要有數不清的經驗。
可現在……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氣,他道:“若如此,則為蒼生之幸啊。”
“不錯。”方繼藩興沖沖的道:“說來,若非是陛下病重,太子殿下定不會研製出此藥來,可見,這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陛下,這都是您聖明的緣故啊,否則,早不病晚不病,偏偏這個時候病了……兒臣建議,立即傳抄邸報,推廣此藥,西山會成立專門的製藥作坊,為了籌集資金,將在交易所上市,陛下……兒臣都想好了……想要擴大規模,既支援新藥的研製,又可招納良才……”
弘治皇帝微微咳嗽,半躺在了榻上,聽著方繼藩的絮絮叨叨。
推廣新藥,利國利民。
弘治皇帝相信,這個新藥必定能給自己的子民,帶來莫大的好處。
同時,此藥和太子有關,和自己也有關係,千秋之後,不知多少人會稱頌自己和太子還有方繼藩的功德。
更不必言……
方繼藩說藥建立西山藥業了。
如此的靈丹妙藥,勢必有豐厚的盈利。
這是一箭三雕,天上掉下來了餡餅哪。
可是……
弘治皇帝面帶微笑,意味深長的道:“朕要安心養病,朕的病,能痊癒的事,暫時不可洩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