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力們,已不甘於貧困,義無反顧的背上了行囊,踏上了進京,進府,進縣城的道路。
婦人們也開始被人慫恿著,嘗試著進入作坊。
平日裡,她們是絕少出門的,可紡織作坊的薪俸過於誘人了,除了金銀的誘惑,新學的讀書人們,似乎也極力想要改變人們的觀念,鼓勵婦人們出來做工。
好在,作坊的許多措施,保障了作坊裡不會出現閒雜的男子,有人開始進行了嘗試,緊接著,更多的婦人們開始趨之若鶩。
那本是相夫教子的婦人,當她們顫抖的領了第一份薪俸時,那幾張小票子,還有若干的銅錢,便禁不住忙將其收入囊中,手裡捏著這囊袋子,生了繭子的手,竟是捏出了汗來。
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
一下子……彷彿自己成了自己的主人。
似乎在接過了薪俸的那一刻,整個世界,便都不同了,心裡有了底氣,腰桿子也挺直一些。
這府城和縣城,終究還是有一些老朽的書生們,極力在痛斥如此種種的現象。
他們猶如一群擋車的螳螂,恨不得一舒自己對於新事物的不滿。
可此時,那無數百姓,卻已沒有人再聽他們的牢騷了,掙銀子要緊,別人可以過好日子,我為何不可?
而其他地方,開始催促著鐵路通車。
以至於有的地方州府等不及,便自發的開始招募勞力,前往工地上幫忙。
朝廷已廢除了徭役,可農閒下來的漢子們,聽到了許多誘人的傳言之後,卻再無法忍受了。
他們有的是氣力。
以往這些氣力,不值一錢。
可若是鐵路一通,力氣就可以換來銀子。
甘肅至玉門關的鐵路……乃是張家兄弟最看重的。
二人極力的說服鐵路局不要修建這條鐵路。
一方面……是修建的難度大,畢竟要穿越千里的荒漠,補給的花費驚人。
另一方面,這樣的鐵路,沒有絲毫的效益。
可鐵路局鐵了心要修,張家兄弟除了捶胸跌足罵娘了幾天幾夜之餘,卻還是連夜趕往蘭州。
你們要修對吧。
我們兄弟二人既然攔不住,那麼……便死死的盯著吧,這銀子……能省一些是一些。
於是……在千里無人的荒漠裡,總是能留下張家兄弟的足跡。
他們用腳丈量著地上的荒土和砂礫,尋找著任何可以節省的方法。
他們盯著每一個施工段的人員,宛如生了火眼金睛一般,總能尋到某些人貪墨和浪費的痕跡。
在這裡……沒有人敢糟踐工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