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榮帶著哀痛與疲憊,一臉憔悴的坐在馬車裡。
下一家……已經不遠了。
這車廂裡,正堆著一沓厚厚的簿子,以供她隨時查閱需拜訪的人每一戶大抵的情況所用。
譬如下一家,做的就是糧食的買賣,這等買賣的人,需大量的銀子,一旦銀子週轉起來,資金的流動是極大的。
簿子裡,有關於此家米商的一些情況,大抵有多少的貨棧,有多少家的鋪子,詳盡得很。
朱秀榮將手中的簿子放下,心裡已大抵有數了。
只是她想破頭都難明白,這些簿子,顯然不可能是最新調查出來的,倉促之間,這麼多的資料,涉及到了這麼多的商家,怎麼可能如此的詳細?畢竟連人家幾口人,何時家裡添了新丁,都寫的明明白白,想來……這是她的夫君在生前,早早就調查清楚的。
可似乎又有一個問題,盤繞在朱秀榮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夫君在生前,調查這些做什麼呢?這些商人,牽涉百業,可按理來說,與西山無礙啊。
只是此時,來不及多想了。
她覺得自己的頭腦,因為喪夫之痛,有些麻木和混沌,於是不得不咬著唇,強打起了精神。
現在……只有她能撐著這份家當了。
…………
當日正午。
各處錢莊和分號,就在無數百姓還在擠兌的時候……
卻發現,那空落落的兌換寶鈔業務視窗那兒,卻突然也排起了長隊。
這些人,是趕著車馬而來的,而後到了外頭,便開始一箱箱的卸貨,之後抬著一個個箱子進入了錢莊。
這箱子一開啟,足以讓所有人眼睛發直。
竟是一箱箱的真金白銀,炫得人有些眼花。
其後,錢莊這兒,立即分出了人手,開始對這金銀進行稱重。
他們……竟是反其道而行,竟是用真金白銀來兌換大明寶鈔的。
各家的商號,都來了人,帶來的真金白銀有多有少,都是府裡的管家領頭,帶著夥計們來,有專門的護衛把守,什麼也不說,東西運來,任錢莊的人進行稱重,得到了等額的大明寶鈔,隨即轉身即走,並無二話。
於是乎,這邊排起長龍在取銀,那邊排起長隊來卻是存銀。
此前本是略有混亂的錢莊,現在業務量雖是上去了,可負責錢莊的掌櫃,現在卻一下子腰桿子挺直了,精神奕奕的指揮著夥計加緊辦理業務。
這錢莊有條不紊,甚至掛出了牌子,決定為了方便百姓們取兌,夜裡下值關門的時間,將延後一兩個時辰。
這意思是說,大家不要急,好好的排隊,拿了寶鈔,保管有銀子取,斷無存銀告罄的可能。
如此一來,反而來取兌的人少了一些,可依舊還是有人不放心,總覺得銀子能落袋為安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