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斌說著,吁了口氣。
他倒是不敢去與太子和方繼藩爭什麼。
只是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證明自己的能力。
“所以,現在錦衣衛各千戶所,百戶所,都給我動起來,無論有多難,也切切不可懈怠。”
牟斌只能如此交代,這個時候說再多都顯得蒼白,只希望錦衣衛上下都能盡力而為,將白蓮教那夥人緝拿歸案。
到了次日一早,弘治皇帝召牟斌入宮。
牟斌見駕,見弘治皇帝手裡拿著最新的統計資料,蕭敬在一旁伺候。
這新的統計資料,看著極為駭人,弘治皇帝面上露出了深思之狀。
方小藩設計了一個新的統計方法,即將所有的產出,進行折價,而後,再根據稅賦,推算出各府各縣的生產值。
這種計算的方法,雖然未必完全做準,但是卻可大抵看出一點各府各縣的產出。
在最新一年的統計裡。
京師的增長尤其之高,其產出,竟是去歲的一倍以上。這自然和大量的災民湧入,以及各種建設還有無數作坊的產出相關。
而其次,便是保定布政使司了,保定布政使司下轄的不過是一府一州,在各省之中,轄區面積是極小的,可其增長,也是一騎絕塵。
京師加上保定布政使司,產出竟已超過了原本向來富庶的江南諸省,以至於南直隸,浙江,福建,江西諸省相加,竟還遠遠不及。
弘治皇帝又看了稅賦的情況,這種差距就更加大了,因為京師和保定布政使司商稅的推廣,國庫的歲入,已高達一千九百萬兩紋銀,是其他諸省的十倍之差,各省採取的,乃是實物稅,不過…………
弘治皇帝拿起了其他各省的奏報,各省巡撫和布政使,似乎也在士紳的呼籲之下,希望繳納銀稅了。
究其原因,從前大家樂於繳納實物稅,這是因為實物稅有好壞和良莠之分,且還有大量的損耗,這就給予了不少人上下其手的機會。
同樣是聲稱上繳了糧食,可這新繳的糧,還有好米和差米的分別呢,可送進了糧庫,它就是米。
至於糧食,總需要轉運,運輸的過程中,需動用人力物力,糧食也難免會損耗掉,這又是一筆進項。
可隨著通貨膨脹的緣故,人們就不再願意以實物納稅了,畢竟,同樣一斤米,上半年可能價值三文錢,到了下半年,可能就是四文,人們意識到,資產的價值是隨時變動的,且商業活動的增加,商品的出售,越來越容易,甚至許多商賈現在直接深入到各鄉各里,直接收購糧食,免去了許多的麻煩。
如此,為何不以銀子來計價繳稅呢?
弘治皇帝沉吟著,淡淡道。
“而今,錢莊的銀票已經推廣開,這買賣是越來越容易了,不過……銀票卻也要提防大明寶鈔的前車之鑑……保定府新政,已有成效,這是歐陽志的功勞啊,有了保定布政使司作為榜樣,新政的推行,已經步入了正軌,朕看,應當召歐陽志回京了。”
接著,弘治皇帝喃喃自語:“至於以銀計稅,施行一條鞭之法,朕看,也到了時候,不過,糧乃朝廷的根本,其他的實務,可以以糧計稅,唯獨是糧食,卻不可操之過急。”
弘治皇帝低頭,提起硃筆,批了一個條子,交給蕭敬:“送去內閣,讓那個討論吧,朕的意思是,其他諸省,可以以銀代糧計算稅賦,唯獨江南諸省,卻是切切不可。讓內閣拿出一個章程來。”
蕭敬自然是懂弘治皇帝的意思,接過批條,便唯唯諾諾的點頭。
江南的糧稅,佔據了天下糧賦的一半。
倒不是說,江南的產糧佔據了整個天下的一半,而是江南與京師之間,有大運河聯通,運糧方便,損耗最小,直接走水路,也節省人力,而其他諸省若是收了一斤糧,能有半斤送到京裡,就算是阿彌陀佛了,糧稅的意義確實不大。
“去吧。”弘治皇帝朝點頭的蕭敬輕輕一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