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帝王,沒有一個,不希望走出宮去,看一看自己的如畫江山的。
這就如一個地主,總是希望能巡視自家的田地,看看自己的莊稼一般。
此去昌平,顯然就是最正當的理由。
弘治皇帝展現出了自己的寬容和大度。
令他欣慰的是,連自己的女婿方繼藩,都展現出了難以置信的格局。
格局,很重要。
方繼藩就有。
弘治皇帝道:“既如此,傳旨,今歲沐休之前,朕巡昌平,百官同往。”
…………
京師震動。
當旨意傳出來,士林就如過年一般。
無數的讀書人,為之歡呼雀躍。
都察院和翰林院像沸開的鍋。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彷彿又到了動物們……不,是翰林和御史們的春天到了。
人們對於這一次的昌平之行,充斥了期待。
這無疑是大明重新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清流們本著自己崇高的使命感,連拉帶拽的,希望將陛下拉到自己想要走的正確道路上。
七日之後,浩浩蕩蕩的軍馬擁簇著百官和弘治皇帝出發。
弘治皇帝坐在車中,出了新城,隨後……他看到的,便是無盡的田野和一路行來,數之不盡的村落。
似乎……除了京師,一切都沒有改變。
弘治皇帝皺眉。
他本以為,天下各處,都會發生可喜的變化。
畢竟,新政已經開始,保定府和通州的新政甚是可喜,京師就不必說了,無論是新城還是舊城,又或者是西山,都有了新氣象。
可昌平在北。
出了新城地界,這裡哪怕只是和京師一步之遙,可改變,也是有限的很。
弘治皇帝不露聲色。
車外,寒風驟起,飄起了雪絮。
陛下坐車,許多人,只好步行。
這漫天的雪絮,還有那凜冽的寒風,讓不少隨駕的文武大臣們皺眉。
造孽啊這是……
他們有人咳嗽,有人將腦袋縮排脖子裡,有人腿腳實在是痠麻了,有人攙扶。
這才走出了新城一個多時辰,他們就開始懷念起京師了,想著那熱乎乎的暖氣,那種從腳底冒出來的溫熱滋味,一下子讓所有人開始懷念起來。
偶爾,隊伍歇下,弘治皇帝不願擾民,早已下旨,地方官吏,不得來參拜,一切給養,循軍中之例就可。
然後……弘治皇帝舒服愜意的在馬車裡,喝著蕭敬帶來的熱湯,吃著方繼藩帶來的熟食。
方繼藩用小刀子,撬開自己的罐頭,招呼自己的徒子徒孫們來,劉文善、江臣、沈傲等人,躲在一起,升起篝火,將鐵皮盒子裡凍肉架在篝火上,燒熱了,沈傲用鐵鉤子勾下食盒,將這香氣四溢的肉先勻出最大份的來,送到方繼藩的面前。
而後,再均分了肉,送給師叔和師兄弟們。
一群人圍著篝火,大快朵頤,方繼藩吃飽喝足,早有人給方繼藩煮了茶水,送到方繼藩的手邊,方繼藩不禁感慨:“真的很討厭啊,肉吃多了,會膩的,不健康。”
“師公,我去給您挖一點野菜。”一個陌生的青年翰林湊上來,主動請纓。
方繼藩含笑不語,良久:“你是誰的弟子,師公說話,不要隨意插口,一點規矩都沒有,來,再開幾個罐頭,我要吃金湯肥牛,加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