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兵們嗷嗷的開始集結。
很多時候,戚景通完全無法理解這些傢伙們,為啥永遠都龍精虎猛……他們……真的一點都不怕死嗎?
然而,他永遠無法理解,一群人上趕著要去打倭寇。
誠如,許多人無法理解戚景通,為何總想著建功立業一樣。
烏壓壓的三百水兵,即可出發,朝著銅鑼聲開赴。
胡開山對黃大明是有怨念的,因為黃大明這些巡守的莊戶,銅鑼聲敲個沒完,好不容易倭寇來了,燒高香都來不及,敲一下就得了,非要敲個沒完,倘若倭寇嚇跑了咋辦?誰來負責?
倭寇的大船停在海外,放下了登陸的小船,數十艘艦船載著一船船的倭寇開始登岸。
這些衣衫襤褸之人,個個曬得黝黑,或是倭人打扮,也偶有幾個呂宋人,甚至還有一些流浪於東海洋麵為同族所不能容的佛朗機人。
這些人,是各種膚色的集合體,因為利益而黏合在了一起。
他們縱橫汪洋,什麼樣的大風大浪都見過,早就看淡了生死,此時……在登陸舟上,他們磨刀霍霍,眼裡掠過了貪婪。
為首之人,乃是浪人武士中野二郎。
中野二郎脾氣比較暴躁,此前乃是武士,此後因為家主失勢,因而出海流浪,糾集了一批倭人,又被海外某些大商家所豢養,因而實力越來越大,如今他已是這東南沿岸最大夥的倭寇頭目之一。
他頭部正中剃得光溜溜的,兩側的頭髮,則挽在光溜溜的頭頂上,形成一個髮髻。腰間配著一長一短兩柄武士刀,與他同船的,都是追隨他的真倭。
倭寇有真倭、假倭之分,有些亡命之徒出了海,為了隱匿自己原來的身份,又或者是害怕自己在海外劫掠,被內陸查知,而洩露了自己身份,使自己的家人遭殃,因而便改頭換面。
何況倭人一般以好勇鬥狠著稱,殺人如麻,變換一個倭人的身份,更容易在海外立足。
此次中野二郎,所帶來的真倭極多,他的目的只有一個,襲擊台州,而後造成明軍馳援台州府,接著他們出海,轉頭便襲擊寧波府。
寧波府水寨裡,據說有數不盡的金銀和財貨。
最重要的是,大明的朝廷居然開始大肆剿倭,不給他們一丁點顏色看看,如何威懾四海?
此次行動,就是要告訴大明朝廷,在這汪洋大海,誰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遠處……銅鑼陣陣,尤其的刺耳。
讓中野二郎很是煩躁,身後的諸武士,亦是個個額上青筋暴起,顯露出了極大的不耐煩。
誰也不曾想到,寧波府防範如此密不透風,竟有專門的人警訊。
難道……行蹤已經暴露了?
中野二郎壓低聲音,用倭語道:“岸上一定有明軍設伏……”
眾武士沒有露怯,反而激動了起來。
他們划槳劃得更加賣力了。
他們最喜歡明軍了。
每次交戰,只要他們奮不顧身衝上前去,對方往往會直接丟盔棄甲,不戰而逃,接著就是一路的追殺,痛快。
對於明軍,他們幾乎是心存鄙夷的。
他們無法想象,堂堂大明的正規軍,竟如紙糊一般。
“我想女人。”船尾,一個粗壯的倭寇突然道。
“哈哈……”眾人皆是大笑。
岸上,不就有女人,還有無數的財富,在等著他們嗎?只要他們肯去取,漫山遍野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