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弘治皇帝的直覺而言,方繼藩的話有道理。
難道……當真是因為自己將太子當做是孩子,沒有給他獨當一面的機會?
還有這西山書院,此番中了十三個舉人,勢必震動天下,太子任書院院長,這本就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之事。
歷朝歷代的太子,處境都是極尷尬的,他們一方面是儲君,另一方面又被宮中所忌憚。
可在弘治朝,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恰恰相反,弘治皇帝嫌就嫌太子的聲望不夠足,嫌太子在將來鎮不住滿朝文武。
方繼藩將錯就錯,這等於是將這西山書院巨大的聲望也加了一部分在太子的身上了。
大明王朝,是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西山書院的這些讀書人,難道就不是士大夫?
他們尚且稱呼太子為大宗師,那麼,也足見太子對於士大夫的重視。
這真真是百利而無一害,這聖旨,居然陰差陽錯的弄對了。
可是……
弘治皇帝依舊還緊繃著臉,他看著方繼藩,雖是這樣的說法很好很令人心動,可太子拿著蘿蔔私刻玉璽,假傳聖旨,自認院長和總兵官,這口氣……咽不下啊。
於是,暖閣裡沉默了起來。
越是靜默,越是令人感受到越加大的壓迫感,朱厚照不禁瑟瑟發抖起來,他覺得很不對勁。
老方說的有道理啊,父皇肯定會聽從他的建言的。可是……越是聽從,自己的死期可能就要到了。
這裡頭的意思嘛……父皇雖然覺得有道理,可他總要有個臺階下吧,難道就因為有道理,就鼓勵私刻玉璽的事嗎?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肯定要先給他來一個教訓,然後才從善如流,表示對方繼藩建言的十分認可。
朱厚照雖然做事不計較後果,可刀子架在了自己脖子上時,求生欲卻還是很強的!
他立即啪嗒啪嗒的落淚,哽咽著道:“父皇,方繼藩說的對,兒臣……兒臣只是一心一意想為父皇分憂,兒臣也想獨當一面,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只是兒臣知道父皇心疼兒臣,所以…總是處處擔憂兒臣,庇護著兒臣,可兒臣已經長大了,願為父皇分憂,這才鋌而走險,做下這些大逆不道的事,父皇若是要懲罰,便狠狠懲罰兒臣吧,兒臣便是被打死,也心甘情願。”
這一次,簡直是受了方繼藩莫大的啟發。
原來是非黑白,這樣說都可以。
朱厚照是個擅長舉一反三的人,抽泣著,說出了這番話。
弘治皇帝則是抿著唇,繼續沉默著。
其實他也猜不透這兒子說的是真心還是假意。
可他在沉默之後,終究還是沒有下手。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了,再動手,可就沒什麼意思了。
“你想要獨當一面?”
弘治皇帝凝視著朱厚照。
朱厚照使勁地點著頭道:“是,是,臣想要獨當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