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孝親、忠君,在聖人的學說裡,這是血肉相連的。漢時推薦人才,叫做舉孝廉,也就是說,一個人若是孝順的過了頭,其實也可以做官的,為什麼呢?
因為一個孝順的孩子,他總不會太壞,勢必,他也會忠君,會尊師。
同樣的道理,在人們看來,一個尊師的孩子,也總不會太壞,他一定會是一個忠臣,一個孝子。
此言,甚得弘治皇帝之心,他對歐陽志,愈發的欣賞起來,嘴邊噙著笑意:“那麼,朕來問你,朕與汝師,孰輕孰重?”
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滿殿默然。
不得不說,這個問題挺下賤的。
大抵的效果就是,我和你MA一起掉進水裡差不多。
簡直就是喪心病狂,臭不要臉了。
可顯然,弘治皇帝想要試試歐陽志,主要是這個青年人,實在是穩重的過了頭,而今出了這麼個刁難的問題,想來,他會無措吧。
只是,弘治皇帝卻是錯了。
歐陽志依舊還是定了片刻,很是堅定回答道:“陛下,臣師更重。”
弘治皇帝聞言不由的微微皺眉,雙眸裡透著幾分困惑。
許多人都詫異起來,他們既欽佩歐陽志的穩重,可對他如此大膽的回答,也都倒吸了一口氣。
莫非,你歐陽志還想不忠不成?
弘治皇帝倒並沒有責怪歐陽志,只是覺得,歐陽志的回答,不甚令他滿意罷了。
他將手搭在案牘上,儘量讓自己表現的很淡定,嘴角輕輕一扯,便淡淡開口說道:“看來,朕是不如卿家的恩師了。”
語氣裡透著幾分失落。
“自然。”歐陽志想了想,答道:“因為恩師教導臣‘君臣之禮’。”
方才還略顯失望的弘治皇帝詫異了,只短暫的沉默之後,便又大笑起來:“方繼藩果然不同凡響啊。”
這個回答,幾乎可以給滿分了,師和君誰重要?是師。
師為何重要,因為師教導自己要忠君啊。
所以……兩者兼顧,絲毫沒有紕漏。
劉健站在一旁,也是笑了,似乎他對歐陽志的興趣,更濃厚一些。
雖然李東陽一直都在誇獎王守仁的好處。
而謝遷卻因為是浙江人,所以對半個同鄉,卻極有才情的唐寅有好感。
劉健突然道:“歐陽志,你聽說過丐幫嗎?”
歐陽志輕輕點頭。
“聽恩師說過。”
他三句話都離不開恩師。
劉健笑了,卻不露聲色道。
“丐幫猖獗,心懷不軌,你既聽你恩師說過,那麼,可知陛下限令十日之內,捉拿賊首,可至今,廠衛依舊徒勞無功嗎?”
而今,已過去了半個月,廠衛開始在城內鎖拿了不少人,只是結果,卻不令人如意,雖是拿住了許多會門徒眾,可那丐幫的匪首,卻是一個都沒拿住。
此事,成了弘治皇帝一塊心病。
一旁的蕭敬聽到劉健突然提及此事,忙是上前請罪:“奴婢萬死,不能為陛下分憂……奴婢一定責令東廠……”
弘治皇帝很是平靜,朝著他壓壓手,打斷了蕭敬的話,一雙晶亮的眸子卻是看向劉健。
劉健笑吟吟的道:“此事,你的恩師,是如何評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