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弘治皇帝的臉色顯得陰晴不定。
他的心裡滿帶疑慮,就在這遲疑之間,竟又聽外頭有宦官唱喏道:“陛下,英國公張懋、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兵部尚書馬文升求見。”
“……”
弘治皇帝身子一怔,顯得有點意外。
今日早上,也太熱鬧了。
“進來。”
這三個人,似乎頗有幾分搶時間爭功勞似的,一齊湧了進來。
牟斌走得最急,走在最前,估計用身子堵在了張懋的前頭,張懋身軀魁梧,頓時齜牙,隨即大手猛地一掃,牟斌直接打了個趔趄,險些摔倒,身子則撞到了門框上,他怒視了張懋一眼。
而張懋,則鄙視的回敬於他。
別人怕錦衣衛,可張懋此等世襲罔替的國公,卻一點兒也不怕的。
倒是那走在最後的馬文升本想擠一擠,可這一看,便一下子放慢了腳步,似乎很有自知之明。
三人終於入殿,隨即規矩的行禮。
弘治皇帝拉著臉,一雙眼睛沉沉地打量著他們。
三人幾乎異口同聲的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貴州大捷,普天同慶。”
“……”
弘治皇帝這一下子,是徹底的愣住了。
很快,三份奏疏便出現在他的手裡。
貴州都指揮使、貴州總兵官、錦衣衛千戶官。
這三人,幾乎是互不統屬的,可是他們的奏報,今兒卻是出奇的一致。
弘治皇帝站在哪裡,甚至感到有些腿軟,倒是蕭敬眼尖,連忙一把將弘治皇帝攙住了。
隨即一股眩暈襲來,弘治皇帝扶住了自己的額頭。
蕭敬臉色一驚,忙道:“御醫,御醫……”
“不必。”弘治皇帝搖了搖手,他苦笑不得,雖然方才他言之鑿鑿,認為這勢必是冒功,可現在……他徹底的動搖了。
冒功不是新鮮書,可所有人都冒功嗎?
從報捷奏疏中細細的看,幾乎沒有人攬功,既然都沒有吹捧自己,怎麼談得上是冒功呢?
何況這麼多人,都敢冒著殺頭的風險,撒下這彌天大謊嗎?
不可能,絕無可能。
朝廷委派了這麼多大員在貴州,本來就有權衡的目的,至少據弘治皇帝所知,巡撫和總兵官,關係並不和睦,上個月,王軾還偷偷的彈劾了總兵官。至於總兵官和都指揮使,那就更不必說了,一個是名義上貴州一省的軍事官,另一個卻是朝廷委派到貴州專門管理軍事的大員,這兩個人能和和睦睦的,那就見鬼了。
對了,還有錦衣衛,錦衣衛的千戶官,一定是巴不得尋出巡撫的錯,如此才是大功一件,要知道,貴州的官軍大捷,錦衣衛是沒有絲毫功勞的,可若是錦衣衛找出了冒功的證據,彈劾上來,才是實打實的功勞,人家放著功勞不要,那憑什麼為你王軾遮掩?
弘治皇帝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終於冒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