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平讓秘書買完票,在手機裡選了兩張照片,發給了祁天。
一張是江陌在廣場上喂鴿子的照片,照片裡只有江陌的手和鴿子。
一張是江陌站在太陽下的剪影,照片裡只有江陌的影子和鴿子。
祁天坐在車裡皺著眉,看著手機裡的兩張照片。
此時,q城天都黑了,這是什麼時候的照片?下午?
祁天的心還懸在嗓子眼。
江陌在失去意識前,想起了自己對祁天的一見鐘情,也搞清楚了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祁天的。
只不過他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就是一見鐘情,反正祁天跟別人不一樣就是不一樣,他不去想為什麼不一樣,是哪種不一樣。
這個一見鐘情可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見鐘情,第一眼見到,啊,心動,我喜歡他,我要跟他談戀愛。
江陌的一見鐘情是這個人不一樣,他跟所有人都不一樣,第一眼他就留在了自己心裡,然後他就開始隨心走,按自己心裡想的做。
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這就是‘墨菲定律’。
在江陌進入青春期時,肖瓅的猥褻,從另一個角度上告訴了江陌,男生還可以喜歡男生。
因為對肖瓅的抗拒,江陌的注意力停留在男生與男生之間的關繫上,比男生和女生之間的關繫上會更多,會更在意男生之間的接觸。
這可能也算是一種長期的反向心理暗示吧?
而且他不是恐同,他恐的只是肖瓅,他把同性戀跟肖瓅劃上了等號,所有同性戀在他眼裡都是肖瓅。
反觀祁天的自以為江陌是自己煮青蛙煮來的,而實際上呢?
祁天在知道江陌成為了自己的學生後,那一絲好感就被他按下了暫停鍵。
祁天不會在明知江陌是自己學生的情況下,讓它滾成雪球,是江陌在不自知的喜歡中,用毫不掩飾的外洩情緒,把心軟的祁天綁在了身邊。
江陌每一次見到祁天的毫不掩飾的開心,和每一次毫不掩飾的失落和難過、不開心。
每一絲、每一毫的不同的情緒,都被擁有‘讀心術’的祁天看在眼裡,這些情緒在朝夕相處中,影響著祁天的行為和想法。
心軟的他在江陌的情緒影響下,不知不覺地一次次向江陌靠近,走進他的世界,走進他的生活。
在江陌開心的正向反饋中,越靠越近,在江陌失落、難過、不開心的反向反饋中,越來越難以抽身。
鍋裡從始至終,只有祁天一隻青蛙,另一隻青蛙在鍋外不停地加柴火呢。
祁天覺得有股神秘的力量,在牽引著自己的心,那股神秘的力量就是江陌的情緒。
等祁天反應過來時,他已經被江陌加的柴火煮熟了。
祁天之前一直覺得是自己的錯,其實造就這段關系如此發展的人是江陌,不是祁天。
如果不是江陌潛意識裡的一見鐘情,並在不自知的喜歡中,不斷前進影響著祁天。
祁天在那段師生關系中,只會把他當弟弟照顧,正常軌道上的弟弟。
是江陌的情緒拉扯著他,像波浪線一樣不斷偏離正常的軌道,在正常的軌道中和軌道外來回波動搖擺,最終遊離出了軌道之外。
不是江陌是祁天用溫水煮青蛙煮來的,而是祁天是江陌用溫水煮青蛙煮來的,燒的柴火是自己的情緒。
啊,當然,祁天會在意江陌的情緒,是江陌煮青蛙的關鍵一環,祁天的心軟和性格使然,還有那絲好感也起了重要作用。
祁天在江陌燒的溫水中,被迫讓那一絲好感在師生關系期間,就滾成了雪球,而且這個雪球滾起來的速度很快。
因為江陌的柴火加得很快,把毫不掩飾的情緒加進火堆裡,一根一根又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