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五章沖突
晚上八點多的四中靜靜悄地,只要有風掠過樹葉就會發出沙沙的響聲。
按四中的慣例,晚上八點為正常的放學時間,天氣熱時延遲半個小時,天氣冷時提前半個小時,春秋兩季天氣溫和時,為正常的放學時間。
因此八點之後,走讀生便可以放學回家了,而住宿生則到十點才下課。
白星銘作為中高一新生中的競賽生,又因今天剛開學,他們一群競賽生還沒安排就讀班級,所以提早了三個小時放他們回家。
都準備開飯了,又被學校召了回去。
此時四中的階梯教室裡,坐著三十個新生,準確來說也不算新生,畢竟他們比一般的新生早來了幾個月。
在中考前七八個月,也就是初三上學期,大概是期中的時候,省高、附中、一中、四中、六中,五所省重點學校,聯合組織了一場競賽生挑選考試,其實說白就是一場保送考試,看前一百五十名的學生成為五校的競賽生,直接跳過中考。
前一百五十名什麼概念呢?就這麼說,全市共計初中有三十七所,預計中考考生數兩萬七千多,然而在這麼多人中脫穎出而出的只有一百五十名,想想就……挺艱難的。
一百五十名競賽生,由五所省重點高中瓜分,本應是每所平均三十人,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僅五所學校,就分成了三個階梯。
第一階梯自然是本市的龍頭高中——省高。
他它不僅排在第一,好處也拿大頭,一百五十人,它要四十人。
第二階梯是附中和四中,這兩所學校總體雖不及省高,但好歹也是百年名校,自然不差到哪去,因此它們各要三十人。
這第三階梯是一中和六中,這兩所學校雖在省五校中墊底,但也是省重點,是多少人擠破腦袋,也擠不進去的。
因為墊底,也只好佔最小成,剩下的五十名競賽生,由它們兩校瓜分,各二十五人。
在聯考結束的兩個月之後,也就是臨近期末考的時候,成績才出來。
從班主任那裡拿到成績條的考生,心裡已然樂開了花,因為這群拿到成績條的考生,不僅不用再忍受中考及中考前複習的折磨了,連馬上就要開始的本學期期末考試,也一律免除。
比其他人多了一週寒假。
寒假過後,大概三月初,那在聯考中脫穎而出的一百五十位考生,在兩萬多雙羨慕的目光中,拉著行李,揹著書包,踏進了新的校園。
這一百五十名學生,去新學校時,幾乎個個都是滿面春風的,但一個月後,大部人就後悔了,覺得還不如參加中考呢,至少中考後,整整兩個月不用提與作業有關的任何內容。
竟賽生顧名思義就是搞學科競賽的,可不是去享受的。
這群競賽生剛到學校不到兩天就開課了。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只不過這麼快就要還了。
這群學生,真是有苦難言。
給他們上課的老師講課賊快,還好在座的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底子都很好,基本都能跟上進度,除了極個別的以外。
要是換作其他人,早就聽崩潰了。
中考過後有兩個月,整整六十天的暑假,想想就十分激動,可對這群競賽生來說是噩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