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
天師繼續說道:“如今陛下初登大位,根基未穩,反觀青玄世帝,如今朝堂上已遍佈他的勢力,哪怕那些還未站邊青玄世帝的,此刻也只能擇選明哲保身了。
現如今烏羽一族之事又發生得如此恰巧,保不齊也與青玄世帝有關,這樣一來陛下在百官面前就更難立威了。
而且臣以為,青玄世帝在朝會上的建議,恐怕也是在為奪位做準備。”
天帝冷笑一聲,“拉攏各方勢力,在朝堂上架空本帝,現在還讓本帝將天都全部的精兵猛將全部派出去,別說鎮壓一個烏羽族,就是天界十二靈族齊上,也不一定□□得三個月。
明明可以速戰速決,結果還讓本帝拉長戰線與鎮壓的時間,又獨留他的人在天都,美名其日鞏衛天都,以防不測。
然而,現在對於天都而言,最大的不測就是他自己。
如此做法,其心思昭然若揭,看來本帝那敬愛的皇叔,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奪他侄兒還未坐熱的位子了。”
天師說道:“陛下聖明,看來我們也該早做打算了。”
這時一個侍從跑了進來,“啟稟陛下,北辰星君求見。”
天帝嘴角微微上揚,“我們的幫手到了。”
三日後,北辰、北鬥二位星君率精兵五十萬直逼叛亂之地,在中途紮營歇息之時,北辰星君將完整的虎符交給了北鬥星君,並言簡意賅地說道:“青玄世帝獻計鎮壓叛亂是假,趁天都兵力空虛政變奪位才是真。
這是天帝的密信,讓我帶八千精兵回援天都,助天帝清君側。”
本來烏羽一族叛亂事發突然,北鬥星君對此便有疑心,如今聽北辰星君這麼一說,一切便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北鬥裡君接過虎符,“你且放心回援天帝,鎮壓叛亂一事全交給我。”
北辰星君與北鬥星君自相識到在現已有兩千來年,並肩作戰更是有一千多年了,所以對對方都是無比的信任。
北辰星君帶著八千精英快馬加鞭回援天帝,北鬥星君則做好休整後,繼續率領大軍前往叛亂之地。
天帝坐在寶座上,看著青玄世帝帶著一眾天神闖入朝議大殿,而他的身邊卻只有數十個侍從,他的心已經跳到嗓子眼處,但他必須強裝鎮定,他相信北辰星君一定會及時回援的。
侍從們見青玄世帝來勢洶洶,他們也不裝了,脫掉身上的外衣,露出藏在裡頭的甲冑,拔出利劍,誓死守護天帝。
青玄世帝見狀譏諷道:“你們這些小小的侍從,竟敢披堅執銳,堂而皇之的站在這,按天界律法,理應當斬。”
天帝這時開口道:“是本帝讓他們這麼做的。不知皇叔今日這般興師動眾的,不知所謂何事?”
天帝看到這般場景,至於什麼事,已經不言而喻。
正當天師與青玄世帝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北辰君已經率援軍直逼朝議大殿。
在北辰星君的一聲令下,援軍瞬間包圍了朝議大殿,本想著出手馳援青玄世帝的眾天神也知道自己在北辰星君是什麼斤兩,而紛紛停止了手中的動作。
另一邊青玄世帝也被天師一隻煙鬥打斷了佩劍,底徹落入了下風。
看著北辰星君與天師聯手震住了場面,天帝懸著的心也終於是落了地。
他見此立刻下令道:“凡今日參與政變者,一律打天牢,聽候發落!”
就這樣,一場陰謀奪位的政變被成功鎮壓,後世將這一發生在天業元年的政變稱為“天業之變”。
一個月後,隨著烏羽一族年輕一輩將刀劍架在計劃叛亂的長老的脖子上,這場突然且短暫的叛亂宣告結束,同時也為“天業之變”這場鬧劇般的政變畫下了一個句號。
此事過後,北辰星君、天師等功臣得到了嘉獎,而參與政變奪位的,重的斬殺,輕的貶為平民、流放邊疆,主謀青玄世帝更是被奪去其封號,並處以雷刑之罰。
然而還未到行刑之日,青玄世帝便毒發身亡於天牢之中。
大仇得報的青玄夫人安心離去,天帝念及勞苦,下令厚葬青玄夫人。
天界各方勢力重新洗牌,天帝也終於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青玄世帝的罪責大白於天下,隨後派使者前往魔界,向魔界表示兩界休戰議和,作為魔界盟主的玹明欣然同意。
並且隨著青玄世帝的倒臺,玹明與其他五位魔尊,對魔界的叛徒進行了徹底的清理。
為向魔界表達歉意與誠意,天帝下令為魔帝修築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