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收回來的水稻,根本就不夠吃。於是,只能去換價格便宜些的,更能填飽肚子的紅薯幹,或者幹脆拿錢買。
只是如道東家的說的,曬好的紅薯幹也是有好有壞的,好的不容易買到或者換到。
於是,那些在山區比如南山鄉這種地方,有認識的朋友的,就好了,可以自己挑著大米去換、去買。可你要是沒有認識的,就換不到了。
往常陳家的諸位就很羨慕那些能換的人,不想,他們家今日也能有幸搭上這車。
陳道南最後不好意思地解釋:“這事本來是要這次給家裡寄錢的時候,順帶寫信告訴你們的,但我人回來了,就沒弄。這兩天事情忙,差點忘了這茬。”
“哎呀,沒事,沒事!”陳媽媽歡喜都來不及,哪會多想。
其它兩位兒媳也是跟著高興壞了,對陳道南的態度,又一下和煦得不行。
“那小弟,我們什麼時候去換啊?”
這種事,肯定宜早不宜晚的。而且,人家認的是小弟這個人,趁著小弟還在,能親自去一趟,是再好不過的。
正好,陳爸爸帶著兩個兒子,從自家自留地幹完活回來了,一聽這事,也很興奮。
可要去南山鄉,走路去肯定是不行的,路太遠不說,糧食太重,也累人。只能租船,走水路。這樣快的話,一個多小時也就到了。
不過要是租船的話,一來一回要一塊多,想想有些心疼。
陳道南就又給出了一個主意,“找三大爺吧,三大爺家裡有船。他們家也人多,急需換紅薯幹,我們給幫著介紹介紹,這船就能免費蹭了。興許,還能一直蹭下去。”
對啊!
陳爸爸一拍大腿,覺得小兒這主意出得好,就趕緊去找人了。
三大爺家和陳爸爸家,祖上是一家,加上兩家人都挺對胃口,關系素來親厚。陳爸爸一說,那邊感謝都來不及,哪有不答應的?
很快,兩家吃飯的吃飯,備糧的備糧,最終一起在村口碼頭彙合了。
三大爺家派出的是同屬於“道”字輩的兩位青壯年,分別是陳道巖、陳道石。按理說,陳道南這邊也該派出兩位,但最後,卻是來了三個人,除了陳道西,還有一個蒲葦。
“這是……”陳道巖疑惑了。
陳道南猛地面龐漲紅,悶聲解釋,“葦葦基本就沒出過村,我想著趁機帶她去外面看看。”
陳道巖兩兄弟想到這位弟妹之前是個傻子,可不就出不了遠門,怪可憐的,就沒多想,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一邊陳道西聽到自家小弟這解釋,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還“我想”呢,這麼會粉飾太平,你這個夫綱不振的“老婆奴”!
他一想起他們臨出門的時候,蒲葦表現的那一出,到現在還忍不住身上起雞皮疙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