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峰上一次上山的時日還在上一次,彼時他尚且無有這般的“大咒力”,上下山便還是藉助了“老君真形”逃了出來,遇見了“仙人”,此刻再想著那過去的“仙人”,陸峰卻知覺這等“仙人”,脫去了“皮囊”,似是止剩下來了“法性”。
但是又不用。
“尸解仙”的過程之中,脫去了皮囊為一,昇仙見到了“不死藥官”為二,服藥授“籙”為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了這一部分的手段,亦對自己有好處。
止陸峰現在卻都無敢於說自己已經修持得修無可修的地步。
便是以“延壽”為例,便是他亦知道“八悉地”之中,自然是有“延壽悉地”。
甚至於在“扎舉本寺”之中,一定一定有不為人知的“延壽之法”。可是“主持法王”依舊傳出來要在今年“圓寂轉世”的訊息——便是在他(陸峰)學習的大圓滿法之中,就有成佛之法,可以叫他在“中陰”之中,破除恐怖,即身成佛。止這樣的成佛,是陸峰所不願意的,是陸峰在能夠選擇的時候,不會選擇的。
所以,“主持法王”應如是。
他無會選擇這樣的方法,而是會選擇繼續轉世輪迴,弘揚佛法。
且在陸峰繼續往上修行的時候,根器還是分為上中下。便是這上中下和普通人所說的上中下,並非相同說法,應下等的根器,是修持不到“大圓滿法”的這最後心,“隆”,乃至於更上的教授部。
隆是法性廣大的意思,更上的教授部則就是“即身成佛”,成就菩薩。
這裡面說的上中下,說的是在這樣可以成佛的根器之中,最好的,一般的。陸峰或者說是扎薩的根器,是算不得好的,是陸峰和“人皮古卷”帶著“扎薩”原本的根器往前,便是到了此時,陸峰的根器亦算不得是上上佳,可是陸峰已經完成了“生起次第”——亦就是說,他無須得在自己最後圓寂的時候,法性落入了本尊的法性界之中。
而是可以選擇自己成為佛的“圓滿次第”。
但能在此生得“即身成佛”,入菩薩初地。
那麼未來一定成佛。
陸峰此刻便是在衡量,以他這位“地上菩薩”,他和這些“仙人”比,如何?
是他勝,還是這些“仙人”勝?
最後得以結論,那便是須得小心,起碼那山洞之中“粘稠”之物,仿若業力,粘連不斷。
就算是有了這“大咒力”,上山亦須得小心謹慎,不可落入了陷阱之中。
陸峰打了一卦。
無須得多麼的麻煩,便是從地上找到三塊石子,詢問菩薩,“我這一番上去,是否會得到您的保佑”
隨後丟出去,丟出去之後,並非要看看這三個石子落在地上。
出手的一剎那,陸峰便知道,自己一定能夠會得到了菩薩的保佑。
“菩薩保佑永真。”
陸峰虔誠的說道,隨即準備上山了。
“走罷。”
此間的時日已經到了下午,日短夜長,再過兩個多時辰,不到三個時辰,大日就會從山間落下。
黑夜就會像是放羊的阿媽一樣,揮舞著鞭子叫日頭回到羊圈裡面去,將這黑夜都撕扯過來,蓋在了此間。
彼時就是“厲詭”的樂園了。
陸峰這樣的僧人在這樣的晚上不亂跑的話,是不會有事的。
可是要是去“陰山”,那就是另外的事端了。
一頭闖入了別人的地盤上。
誰也不知道這麼多年,“陰山”之中到底有甚麼。
好在若是行路方便的話,不須得黑夜過來,陸峰就可以回來了。
挑選了一條路上去,在他身後的兩位“道人”卻互相不說話。
“陸道人”上山,便是先朝著自己的身上貼上了諸多的“符籙”。
這些“符籙”都並非是他自己所畫。
都是他從別人“家裡”帶走的,但是也都可用。
至於那“念頭道人”,對於“陸道人”,都無有對於陸峰的“親切”。
畢竟相比較於陸峰這個“僧人”——就認為他是僧人罷,這個僧人的確是有些手段的。
他看這“陸道人”,仿若是“六天故氣之舊詭”。